法律知识

“优待军人”的告示还管用吗?

2019-03-09 1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社会保障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事件:在一些大中城市的旅游景点、火车站、航空公司等处,均可见军人免费、军人优惠等告示和标牌。军人凭借军官证、士兵证等有效证件,均可获得程度不等的免费或者优惠。

  事件:在一些大中城市的旅游景点、火车站、航空公司等处,均可见“军人免费”、“军人优惠”等告示和标牌。军人凭借军官证、士兵证等有效证件,均可获得程度不等的免费或者优惠。然而,前一段时间,我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时,发现军人免费的待遇已经不复存在,在售票口玻璃上还看到一张“补充说明”,上面特别注明了“军人无优惠,一律购票,军校学员凭学员证半价购票”。据了解,这一规定是从去年2月1日起实施的。我为此感到不解,故宫原对军人实行免费参观的规定难道可以随意更改,他们原先的承诺还有没有法律约束力?

  主持人:“军人优惠”有无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判断的前提是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法律、法规有无明确规定。如有明确规定就有法律效力,否则,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河南省郑州市伤残军人李存厚由于没有享受乘车免费的优待而状告郑州市公交公司并胜诉,其原因是有其法定依据的。他“讨说法”的依据除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条关于革命伤残军人凭证准予购票并按规定享受票价优待的规定外,主要依据河南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革命伤残军人凭革命伤残军人证乘坐市内公共电车、汽车,免收车票”。

  假设李存厚仅凭革命伤残军人证乘坐火车或者长途公共汽车时,也要求享受“免收车票”的待遇,并为此状告公交公司,那么我想这官司是难以打赢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河南省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革命伤残军人凭证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也可以享受免收票价的规定(按照民政部作出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解释,革命伤残军人乘坐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时,减收票价的50%;乘坐国内民航客机减收票价的20%)。

  我国《国防法》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规定:“军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国家和社会优待现役军人”,在具体如何“尊重”和“优待”的问题上,除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各地还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因此,对于各级地方人大、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作出的关于“军人优惠”的规定,只要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在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市人大和政府只要在此之前没有明确作出军人参观北京市各大景点(包括故宫在内)可以享受免费的规定,那么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其原先作出的军人优惠的承诺享有变更权。[page]

  近年来,一些城市中出现的“军人优先”、“军人优惠“、“军人免费”等告示,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关心支持军队、优待军人的一种特有的社会舆论导向和双拥共建举措。多数单位和场所的“军人优先、优惠、免费”之类的告示是名副其实的,深受广大官兵的欢迎。但是,军人一旦遭遇“军人优先”不实的情况时,应当保持克制,不应满腹牢骚,更不能与那些服务单位工作人员争吵,要冷静妥善处理“军人优先”有名无实的尴尬场面,毕竟许多“军人优先”之类的告示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91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社会保障法律师团,我在社会保障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我是参战人员,和医疗保险,现在国家对复原军人有优待,但是对参战人员的优待政策是什么
按照工伤赔偿程序维权,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申请丧失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之后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赔偿金额。 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 1953年1月2口政务院修正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其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食费与就医路费均由企业行政负担;医疗期间工资照发;确定为残废时,视其残废程度,由劳动保险费中按月付给因工残废抚恤费或因工残废补助费。 工伤赔偿须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三个必经阶段。很多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明,还往往需要劳动关系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2月28日作出 (2006)行他字第12号文,即:《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中规定:“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根据该司法解释意见,可以认定本案工伤职工即谢明锋(死者)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致死,其近亲属除了可以获得民事赔偿外,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