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019-03-10 14: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社会保障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从今天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全体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针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历史遗留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

  从今天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全体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针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历史遗留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在今天的全体会议上介绍,近年来,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国各级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实现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当期发放无拖欠。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2005年以来连续3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月人均714元提高到目前的963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工伤保险待遇及失业保险金标准也都逐步提高。目前,全国平均低保标准179元,2007年1月至10月人均月补助水平96.5元,比2006年提高了 12.9元。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制定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79个城市启动了试点工作;此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应保尽保基础上强化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通过发放物价补贴化解食品类物价上涨对低保家庭的影响。

  ——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近3 年来,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以年均近7%的速度递增,基金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07年继续保持了良好趋势,预计到今年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截至2007年10月底,城市低保对象已达 1052万户、2244万人。

  据孙副部长介绍,当前,社会保障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较大,部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难以参加医疗保险,物价上涨对部分困难群众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等。

  为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做到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认真做好2008年至2010年连续3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继续调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确保城市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继续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省级统筹,逐步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问题;继续推进城市低保救助法制化进程,不断规范分类施保办法,探索低保标准科学制定和调整的办法,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664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社会保障法律师团,我在社会保障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