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江苏省靖江市磷肥厂四氧胺车间甲氧胺接受罐和成品混合罐爆炸事故分析

2019-01-25 08: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安全生产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安全生产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事故发生经过1999年7月30日上午7时40分,江苏省靖江市磷肥厂四氧胺车间发生爆炸,500平方米的车间被炸塌,部分厂房受损,重伤3人,其中1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事故发

一、事故发生经过

1999年7月30日上午7时40分,江苏省靖江市磷肥厂四氧胺车间发生爆炸,500平方米的车间被炸塌,部分厂房受损,重伤3人,其中1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事故发生时,车间中的2000L甲氧胺接受罐和5000L成品混合罐先后爆炸。此时爆炸现场上“啪、啪”的爆鸣声还在断断续续地响起,2只反应釜正在燃烧,还有4只反应釜尚处在火势包围之中,大有一触即爆的危险。更为严重的是,距火场仅2m远的两只1.5t二氧化硫贮罐和一只3t盐酸槽车罐正受到火势威胁,离火场10m外还有两个40立方米的卧式乙炔贮罐。如果火场范围继续扩大蔓延,引起2次、3次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职工还被困在火场中,生命危在旦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大队立即投入灭火救人和冷却火罐体的战斗。由东风泡沫车从小汇中吸水,双干线向东风罐车供水。东风水罐车双干线加分水器出两支直径19mm的直流水枪,从火场南北两侧灭火,并对反应釜和危险品贮罐进行冷却,控制火势,同时解救被火围困的伤员。8时10分左右,被埋在爆炸反应釜废墟中身受重伤的职工被解救出来。9时30分,将大火扑恶灭。但此时,反应釜继续冷却,直到30日下午2时30分左右,火场危险因素才完全消除,灭火战斗宣告胜利结束。

二、事故的原因

据查,该厂虽名为磷肥厂,但实际上已在1983年转产化工产品。这次爆炸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在甲氧胺车间改造一只甲氧胺授受罐,需加上一个真空吸料管,就在拆卸视镜的过程中,因有6颗螺丝锈死卸不下来,工人便用锯子锯,最后一颗螺丝连锯子都锯不开,开是工人就用锤子锤,敲击产生的火星引爆了罐中的混合气体,瞬即爆炸,于是出了开头的一幕悲剧。

三、事故教训

首先是该厂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化工设备的检修,非同于一般的生产设备检修。检修前他们未曾履行有关审批手续,考虑到没有动火,忽视了其他火源的产生。因此在检修前,没有将贮罐中的易燃易爆气体放空,更谈不清洗、置换和检测贮罐中有无残存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了。同时也未将罐与罐,罐与设备之间的相连管道用盲板堵死。虽然2000L甲氧胺接受罐5000L成品混合罐之间相距8m,中间有一堵墙隔开,但两罐之间有管道相连,故而事故发生时,导致了两罐几乎同时爆炸的严重后果。

其次,参加这次化工设备检修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在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的情况下盲目上岗,以致在检修中盲目蛮干,对锈死的螺丝用锯子锯,铁锤敲,以致打击时产生的火花引发爆炸,这是一起典型的严重违反操作规程而人为造成的爆炸事故。

另外,化工设备在检修前,应该制定和落实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要安排足够的灭火力量,,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以便应急。可该厂非但没有这样做,而原有的3只消火栓,其中1只已损坏,1只因工人在此消火栓上接上水管,整日细水常流,水压大减,导致手棒水枪,无水射出,只能望火兴叹,由于水压不够,故而在这次灭火时,缺乏水源,只好用一辆消防车到消防水池向火场供水。

安全生产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151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安全生产法律师团,我在安全生产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