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易燃易爆设备的检修

2019-01-24 16: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安全生产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安全生产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易燃易爆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因物料的腐蚀性和膨胀性而使设备出现裂纹、变形或焊缝、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等出现泄漏现象,如果不及时检查修复,就有可能发生着火或爆

 易燃易爆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因物料的腐蚀性和膨胀性而使设备出现裂纹、变形或焊缝、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等出现泄漏现象,如果不及时检查修复,就有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所以,对易燃易爆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一)设备检修的分类及内容

  设备检修的目的主要是恢复功能部分和防火防爆部分的作用,保证安全生产。设备检修按每次检修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种。
  
  1.小修,是指只对设备的外观表面进行的检修。一般设备的小修一年进行一次。检修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外表面有无裂纹、变形、局部过热等现象,防腐层、保温层及设备的铭牌是否完好,设备的焊缝、连接管、受压元件等有无泄漏,紧固螺栓是否完好,基础有无下沉、倾斜等异常现象和设备的各种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等。
  
  2.中修,是指设备的中、外部检修。中修一般三年进行一次,但对使用期已达15年的设备应每隔2年中修一次,对使用期超过20年的设备每隔一年中修一次。中修的内容除外部检修的全部内容外,还应对设备的外表面、开孔接管处有无介质腐蚀或冲刷磨损等现象和对设备的所有焊缝、封头过渡区和其他应力集中的部位有无断裂或裂纹等进行检查。对有怀疑的部位应采用10倍放大镜检查或采用磁粉、着色进行表面探伤。如发现设备表面有裂纹时,还应采用超声波或X光射线进一步抽查焊缝的20%。如未发现有裂纹,对制造时只作局部无损探伤检验的设备,仍应进一步作<20%但>10%的数量抽检。
  设备的内壁如由于温度、压力、介质腐蚀作用,有可能引起金屑材料的金相组织或连续性破坏时(如脱碳、应力腐蚀,晶体腐蚀、疲劳裂纹等),还应进行金相检验和表面硬度测定,并做出检验报告。
  
  在对设备的简体、封头等通过上述检验后,如发现设备的内外壁表面有腐蚀现象时,应对怀疑部位进行多处壁厚测量。当测量的壁厚小于最小允许壁厚时,应重新进行强度核算,并提出可否继续使用的建议和许用最高压力。
  
  3.大修,是指对设备的内外进行全面的检修。大修应由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大修的周期至少6年进行一次。大修的内容,除进行中修的全部内容外,还应对设备的主要焊缝(或壳体)进行无损探伤抽查。抽查长度为设备(或壳体面积)焊缝总长的20%。
  易燃易爆设备在检修合格后,应严格进行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还应进行惰性气体置换或抽真空处理。
  
  (二)设备的检修方法

  易燃易爆设备的检修方法,通常采取拆卸法、隔离法和浸水法几种:
  
  1.拆卸法。就是把要检修的部件拆卸下来,搬移到非生产区或禁火区之外的地点进行检修。此种方法的优点,一是可以减少在禁火区内检修时采取的一些复杂的防火安全措施:二是可以维持连续生产,减少停工待产的时间;三是便于施工和检修人员操作。
  
  2.隔离法。就是将要检修的生产工段或设备和与其相联系的工段、设备,以及检修的容器与管线之间,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进行隔离,切断检修设备与周围设备管线之间的联系,直接在原设备上进行检修的方法。隔离的措施,通常采取盲板封堵和搭围帆布架用水喷淋的方法。
  
  3.浸水法。就是将要检修的容器盛满水,消除容器空间内的空气(氧气)后进行动火检修的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对那些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氧化性气体的容器设备在需要动火检修时使用。

安全生产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45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安全生产法律师团,我在安全生产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