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内最粗电缆昨下海 每分钟一米 “匍匐”前进

2019-01-01 01: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海事海商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海事海商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昨天上午,作为我省重大电力项目22万伏厦门电力进岛第一通道(海缆)扩建工程采用的海底电缆国内最粗电缆在集美大桥附近下海,以每分钟一米的速度向岛内匍匐前进,预计三天内可以完成第一根电缆的敷设工作。据介绍,进岛电力第一通道扩建工程总投资达5.32亿元

  昨天上午,作为我省重大电力项目22万伏厦门电力进岛第一通道(海缆)扩建工程采用的海底电缆———国内最粗电缆在集美大桥附近下海,以每分钟一米的速度向岛内“匍匐”前进,预计三天内可以完成第一根电缆的敷设工作。

  据介绍,进岛电力第一通道扩建工程总投资达5.32亿元,电缆将从集美22万伏英春变电站出发,经过架空线和一段陆地电缆,到达集美侧海域,随后在集美大桥靠厦门大桥200多米处的海域下海,通过海底电缆在集美大桥岛内侧靠西门大桥200米左右的海域上岸,再通过陆地电缆到达岛内22万伏围里变电站。整个扩建工程竣工后,将提高厦门电网向厦门岛的输送能力,对提高厦门岛的供电可靠性发挥重大作用。

  准备固定电缆头再往里灌油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作业现场,在离岸不远处停泊着敷设船,现场工人已经把电缆从敷设船上牵引到岸上的电缆终端站。

  据省电力公司的钟主任介绍,敷设船把电缆运到作业现场的时间,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因为敷设船上有两根高杆,而且还要从集美大桥的桥洞里经过,所以必须算好潮水的时间,潮水太满,杆子会撞到大桥;潮水太低,船只则会搁浅。

  [1]抵达作业现场以后,首先要把电缆一头固定起来。由于电缆太重,足有大腿粗,固定一头也并非易事。现场工人原打算把电缆从墙壁穿到终端站里,再把电缆一头挂起来。但经过讨论,最终决定边牵引边往上拉,一下省了不少时间。

  电缆的一头固定住以后,敷设工作就可以陆续展开了。由于每米电缆重达87公斤,为了防止海里的电缆受海水冲刷,与海底发生摩擦而损坏,工人们先用轮胎绑在了电缆两旁,使电缆悬浮在海里,而岸上的电缆则用滑轮托着。钟主任告诉记者,电缆头固定住以后,还得由专家往电缆里灌油,以保持电缆里的油压稳定,灌进去的油主要是为了防止绝缘纸干燥,导致绝缘强度降低。

  过程速度预演过每分钟一米

  准备工作就绪以后,电缆就可以通过敷设船下海了。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敷设船上。一上船,记者就被一台样式古怪的机器所吸引,在机器的两侧挂有高压水枪。从船上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该机器是专门用来铺设海底电缆的,也是全国唯一一艘敷设船,整整历时9天9夜从上海来到厦门海域。电缆要从机器中央的管道进去,尾部直接伸到海底。“机器会在海底凿开一条深3米、宽1米的沟,并用高压水枪以每平方厘米15公斤的压力把电缆埋进沟里。”

  为了最平稳地将电缆铺下去,施工人员以每分钟一米的进度往岛内铺设。钟主任告诉记者,之前在附近铺设一根光缆时,就以这个速度预演过了,所以施工效果一定会有最好的保证。

  据了解,整条电缆有4000米长,其中水上有3300米,所以预计两天半到三天就可以铺设完毕。届时,敷设船上30多名施工和监理人员将昼夜施工,并在上面生活三天。昨天上午,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把三天用的食物和油搬到敷设船上去。

  保护防破坏电缆两百米禁锚

  为了此次电缆顺利敷设,海事部门也派船只在海面维持秩序。

  据钟主任介绍,船只在电缆附近的海域抛锚时,船锚可能会随着潮水移位,最后钩住电缆;或者抛锚下去直接砸到电缆。如果船员没注意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电缆遭破坏。上世纪90年代左右,厦门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钟主任告诉记者,电力公司已经向海事部门申请,在电缆左右各一百米宽的海域内,禁止船只抛锚,届时还将在海面立禁锚标志,目前还在审核当中。

海事海商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964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海事海商律师团,我在海事海商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