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和条件

2016-11-14 16: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违反合同责任是指合同的当事人由于自己的过错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亦称违约责任。下文主要介绍一下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和条件!

  一、违反合同责任的概念

  1、概念。是指合同的当事人由于自己的过错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亦称违约责任。规定违约责任的目的在于借助国家强制力保障合同的效力,督促当事人全面履行合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2、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合同订立当事人一方因违背其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注意:

  违约责任是合同订立后,在履行中产生的责任(只要违约不管是不是遭受损失);而缔约过失责任是再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的责任使另一方利益受损失承担的责任。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和条件

  (一)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指在出现违反事实的情况下违约人仅在主观上有过错时才承担违约责任。以违约方的过错作为确定违约责任的根据。包含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

  (1)违约责任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一方合同当事人有过错的,由该方自己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

  (2)无过错的违约行为,不负违约责任。

  注意:推定过错责任原则。

  2、赔偿实际损失原则是指违约方支付的赔偿额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直接损失是因为违反合同约定而造成财产实际的减少、灭失、毁损或支出的增加,如运输中的货物毁损,运输费、保管费增加等。

  (2)间接损失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得到的预期利益。如,乙方未及时供应原料而造成甲方暂时停产而引起的利润损失。

  (二)承担违约责任条件

  承担违约责任,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违约事实。违约事实就是指当事人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是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客观条件。

  (1)不履行合同义务是指合同义务到了履行期当事人根本不履行义务,如不按时合同交付货物或价款。

  (2)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是指当事人虽然有履行合同的行为,但是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如延迟履行,或虽如期履行但是数量不足、规格不符、履行地点有错误等。

  2、当事人主观有过错

  过错是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心理状态,分故意和过失。

  a、故意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合同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后果,而有意追求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供电方有意借故断电致使用电方难以生产,卖方明知产品不合格仍向买方供货

  b、过失是指当事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合同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后果,而由于疏忽未能预见或虽然预见到了却自信其不会发生,以致造成这种结果的发生。如货物运输部门对车辆不及时维修,导致车祸,使货物灭失等。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46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