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造假合同诈骗公司数十万元

2012-12-19 0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朝阳某公司销售经理邱某,利用上级信任,涉嫌虚构销售合同侵占公司数十万元。昨天记者获悉,邱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朝阳警方刑事拘留。6月,邱某应聘进入王先生的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由于他勤奋肯干,很快便赢得了王先生的信赖。一个月后,邱某称可与某电视台签订采购

  朝阳某公司销售经理邱某,利用上级信任,涉嫌虚构销售合同侵占公司数十万元。昨天记者获悉,邱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朝阳警方刑事拘留。

  6月,邱某应聘进入王先生的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由于他勤奋肯干,很快便赢得了王先生的信赖。一个月后,邱某称可与某电视台签订采购办公用品合同,利润非常丰厚。王先生嘱咐邱某关注此事。7月初,邱某将两份订货合同放在了王先生办公桌上,除了电视台的合同以外,还多了一份饭店的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电视台及饭店共订购数百个硒鼓,总价值百万余元。

  据了解,王先生的公司按邱某提供的订单,将货逐批发出后,却迟迟收不到货款。王先生多次让邱某催款,但邱某却以各种理由推脱。11月30日,王先生亲自到两家订货单位催账才得知,这两家单位并未与公司签署订货协议,负责人也都表示不认识邱某。王先生将邱某扭送至朝阳警方。据了解,邱某将骗得的硒鼓低价在网上变卖获利数十万元。

  【相关链接】什么是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推荐: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

如何来认定合同诈骗罪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6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