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对公借条怎么写

2021-03-27 16: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很多时候,难免会遇到需要借贷的时候,来应对公司的资金运转问题,这种就是公司的借贷,不是个人的借贷。那么,对公借条怎么写呢?今天,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内容,希望对您能产生一定的帮助,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对公借条怎么写

  1、必须加盖双方公司公章,以突出借贷双方的主体。

  2、动产的借用合同订立之时需要出借方出具证明文件说明出借物的权属状态。是否为出借方所有或为其抵押物或为其从他人处借用。

  3、公司间的借条需要考虑到其中担保条款的明确性、真实性、可行性。

  4、公司间的动产借用合同需要写明借用的时间段、租金、违约金等条款。

对公借条怎么写

  二、一般借条的书写要点

  (一)自然人间借贷

  l、借条以借款人手写为佳,但要注意书写规范。借条打印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容易伪造。借款人签名同时应按手印。借款人的信息一定要写清楚身份证号,并要在书写借条时要求借款人提供原件进行核对。

  2、借款发生的日期—定要写清楚,最好精确到日,可以在借条中约定还款日期,未约定还款日期的,借款人可随时主张返还,约定了还款日的,需在还款日届满时,方可要求返还。还款日届满仍未返还的,出借人应在三年内起诉,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3、借款金额要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并写清币种,如“人民币100000.00元整(人民币拾万元整)”防止持有借条的人篡改。

  4、款项的交付尽量选择银行转账的方式,可以在借条中明确对方收取款项的账号和转账日期。对于转账,可以备注借款的用途。如金额较小,现金交付时应在借条中注明双方的借款是通过现金交付的。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求由借款人书另外书写已经收到款项的收据。借条只能证明双方之间有借贷合同关系,不足以证明借款人已经履行了交付款项的义务。

  5、如果借款人是已婚的,最好取得配偶的签名,对于债权人而言更有保障,以避免一方以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还款义务或是在法院执行,一方将财产转移给配偶导致无法偿还。

  6、借条出具后,应同时收取借款人亲笔签名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结婚证复印件。

  7、如果金额较大,可以请律师或第三方见证,并签名。

  (二)一方非自然人情况下的借贷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

  8、必要时,应当由担保人签字,并写明担保期限、责任。

  三、借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第 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对公借条怎么写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上述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对公借条和个人借条也是没区别的,只不过借条的对象是公司的借贷。若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085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