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哪些后果

2018-10-11 17: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借贷合同,是指出借人把一定数量的货币或种类物交付给借用人,借用人按照约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同等数量的货币或同等数量质量的种类物归还给出借人的协议。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哪些后果?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解答。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那么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哪些后果?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知识。

  一、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哪些后果?

  1、借款人返还借款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返还财产并不是违反民事义务所直接产生的法律后果,它的存在也不是法律对当事人主观状态予以否定性评价的表现。因此,返还财产不适用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当事人对缔结合同是否有过错,依据无效合同取得、占有的财产因无合法根据,都应当返还对方。换言之,即使是无过错一方占有了对方财产,也应当返还给对方。

  所有物的返还,是以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能够返还为条件。因为民间借贷合同主要以金钱为标的,故返还借款并不存在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和事实上的不能返还之情形。因此,针对无效借贷合同而言,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已经履行,取得借款的借款人应当向贷款人返还借款。

  2、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承担责任的方式。过错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过错,有单方过错和双方过错,无效的损害赔偿,也适用过错相抵原则。

  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将给当事人带来损失,这里的损失,一般指贷款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利息损失,如果有其他损失,还应当承担赔偿其他损失的责任。

  如果贷款人已经提供借款,返还借款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借款人应当赔偿损失;如果贷款人实际未提供借款,但合同无效是借款人过错造成的,则由借款人向贷款人承担赔偿损失责任;如果合同是双方过错造成的,则由双方按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3、追缴财产

  《民法通则》第61条第2款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合同法》第59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在民间借贷合同中如何适用追缴财产的责任方式,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对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收缴。对于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般不能追缴。

  (2)如果借款合同约定借款用于赌博、贩毒、走私等非法行为的,对借款本息应当收缴。因为这种借款行为的当事人在主观上属于恶意,且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从事的是非法行为,因此应当予以收缴。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哪些后果

  二、民间借贷不还钱怎么办?

  如果该借贷属于高利贷,无力还款,则可以考虑先不还钱,然后走法律程序,一般先是法院民事调解,按照央行的规定,民间借贷利息最高不超过商业银行的4倍,最高24%年化利率,当然法律保护出借人的本金安全,其次是合法利息,因此调解时首先可以只同意支付合法利息,其次一般出借人着急回款的话,利息可以打折,甚至见过资金紧张的本金也打折的,当然一般是当时立即支付。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通则》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也可根据借款合同中,关于借贷抵押物的拍卖抵押,用于还款。

  民间借贷虽然不会坐牢,但在签订借款合同中,对于还款不能的约定条款中,有抵押物的抵押物可能要用于还款抵押,无抵押物的,法院判决后,一经债权人的申请,法院可强制执行,个人的财产也无法保全,所以能还款的还是应该尽量还款。

  以上便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哪些后果”的内容。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同时还应当赔偿对方相应的损失,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还要予以追缴财产。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06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