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如何规定买卖合同的定金

2018-09-25 15: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买卖合同的定金是有一定的标准要求的,那么法律如何规定买卖合同的定金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法律如何规定买卖合同的定金呢?许多人对此可能不是很了解,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

  1、是否订立定金条款应由双方约定。

  尽管有关部门制订的购房契约中有定金条款,但并不具有强制性,它只是指导性的,消费者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2、定金的数额必须在合同标的额的20%以内约定。

  合同中对定金的具体数额的约定,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定金的数额约定应适宜。若约定过高,就有可能使得守约方获得的损害赔偿过分地高于其实际损失额。若约定过低,则起不到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担保法》第二十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总额的20%.法律明确规定给付定金数额的上限,在上限以内所确定的具体数额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定金的约定数额超过了主合同标的额的20%,则超过部分应视为无效。

  3、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金时间期限。

  合同当事人应在定金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定期限内交付定金,交付定金的期限就是定金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定金合同的最基本条款,在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时,必须明确、具体。

  4、违约金与定金不能混淆。

  如果在合同中既约定了定金条款,又约定了违约金条款,比如说规定了“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2万元”。在此情况下,如果一方违约了,守约的一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而不能既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又适用定金条款。一般来说,守约方总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条款,也就是能得到更多经济利益的条款。

法律如何规定买卖合同的定金

  二、买卖合同定金条款生效的条件

  定金条款要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有效。定金条款是当事人为担保主合同的履行的合同中的一部分,合同无效时,定金条款无效。但是定金另有规定的,定金条款的效力依其约定可以独立于合同而存在。

  2、定金的数额属于合同意思自治的范畴,原则上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但《担保法》第91条 对其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的部分无效。

  3、合同必须明确款项的性质,标明“定金”字样

  签订定金合同应当标明“定金”字样。“订金”、“诚意金”、“预付款”、“认购金”等字样不具备定金的性质,不发生定金的效力。

  4、应当在定金条款中中明确约定交付的方式

  定金条款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所以合同当事人应当在定金条款中约定交付定金的方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法律如何规定买卖合同的定金的相关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了解到了买卖合同定金必须在合同金额的20%以内,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来我们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律师协助大家解决问题。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939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