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27 09: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合同解除,一般是劳动合同签订之后,合同一方或双方表示要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想要解除劳动合同是需要遵守一定规定和条件的,否则是无效的。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解除劳动合同有很多方式,以下分别介绍:

  (1)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需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主动辞职。此时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因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等。

  (4)因员工的过失,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5)无过失辞退,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的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员工非因工受伤或生病后,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外安排的工作。

  (6)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7)若用人单位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金额为2倍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二、劳动合同解除应注意什么

  (一)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只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无需经过用人单位同意,且自其提出书面通知之日30天期满,劳动合同即正式解除。但是劳动者需要注意的是,提前30天提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必须是书面申请,同时要注意原劳动合同中是否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特别的约定。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除了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外,其它几种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后,用人单位还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什么行为才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呢?首先,劳动纪律要在劳动合同中明文规定,规章制度必须是合法生效的。其次,劳动者的行为客观存在,并且是属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影响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的,例如:违反操作规程,损坏生产、经营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不服从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调动,不服从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散布谣言损害公司声誉等。再有,就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理是按照本单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主动辞职、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等等方式的。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36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