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2021-07-17 01: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签订以后,往往需要对合同的内容来进行实施,一般来说,合同只有出现一些解除的法定情形才能够解除合同,例如说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二、合同违约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合同违约的解决方法可分四步走:

  1、和解。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

  2、调解。找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

  3、仲裁。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专家担任仲裁员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

  4、诉讼。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讼争进行依法解决。

  三、合同违约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合同双方当事人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申请第三方机构或团体协助调解,调解不成可选择仲裁或诉讼。

  1、审核合同效力

  (1)合同主体的审核

  需要根据合同主体的情况确定是否主体有权签署合同,是否需要经有权主体审批后生效。

  (2)合同内容的审核

  需要根据合同内容确定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否侵犯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是否超越主体权限。

  2、梳理合同履行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内容,确定双方权利义务,核查双方履行情况。

  3、审核合同违约条款

  如果主张对方违约,需要核对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对这种情况约定何种救济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对方主张我方违约,需要核查是否存在违约情况。如果存在,我方有什么正当理由可以抗辩,根据合同违约条款,我方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4、确定争议解决方式

  根据合同条款确定采取仲裁还是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以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还应根据合同约定或无约定情况下实际签订地、履行地、原被告双方所在地等确定法院所在地。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的相关内容,合同的签订和解除都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签订或者是解除合同。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52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