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做啥赔啥干脆去骗 总经理涉嫌合同诈骗被公诉

2019-06-20 0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司负债累累,但实在没有钱去还。于是在互联网上发布欲购从速的信息,这招儿果然奏效洋葱生意的失败对傅准来说是雪上加霜一家被客户称为懂行的正规公司,经营着服装、洋葱、电子产品、卡拉OK生意,却全都亏大本欠巨债。于是,总经理又转向经营化工原料,上网发布提

公司负债累累,但实在没有钱去还。于是在互联网上发布欲购从速的信息,这招儿果然奏效

洋葱生意的失败对傅准来说是雪上加霜

一家被客户称为“懂行的正规”公司,经营着服装、洋葱、电子产品、卡拉OK生意,却全都亏大本欠巨债。于是,总经理又转
向经营化工原料,上网发布“提供土耳其硼砂、硼酸”的信息,一时吸引了国内众多公司纷纷与其签约付定金,结果全部受骗。据反映,全国10多家公司被骗金额高达人民币1000万元。10月17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傅准提起公诉。

急需原料匆忙付货款

易富阳从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常州成立了一家化轻物资有限公司。2007年11月底,易富阳为公司缺少硼砂、硼酸等化工原料而心急如焚,于是,他向互联网发出了求购信息。正在此时,上海一家峰云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傅准主动与易富阳在网上交谈起来。

傅准说:“土耳其有批硼砂、硼酸化工原料提供给韩国。我的韩国朋友告诉说,货量太大,托我‘消化’一部分。如果你确实有这个急需,我安排业务员与你具体谈谈。”易富阳颇懂行情,有意回了傅准几个问题,傅准竟回答得滴水不漏。这给易富阳留下初次的印象是:“他是一个懂行的总经理,他的网站建设也非常正规。”

通过几次“突然查问”,易富阳相信了傅准是个靠得住的生意人。他从常州赶到上海,峰云贸易公司的规模,员工的口碑,顿时使易富阳消除了戒备心理。

训练有素的业务员,让易富阳感到,与傅准做生意比较放心。2007年12月5日,易富阳通过传真和傅准签订了一份订购硼砂100吨的合同,单价每吨6800元,总价人民币68万元,这个价确实比市场价低了很多。于是在12月11日,易富阳又签订了第二份订购硼酸200吨的合同,单价为每吨7100元,总价人民币142万元。

出面洽谈业务的业务员徐莱说:“按合同规定,你先支付50%的货款。我公司收到你的货款后50天内交货,然后,你再付清剩余部分的货款。”易富阳按照对方的指定账号,分两次汇出货款人民币147.3万元。

钱汇出了,麻烦也来了。到2008年2月底,这批订购的硼砂和硼酸应该由峰云贸易公司送到常州来了。可是,徐莱却告诉易富阳,货物可能不能按时到达了,“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明了,所以,总经理已派副手李长辉奔往韩国进行交涉,相信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的。”

半个月后,徐莱又告诉易富阳:“李长辉来电说,硼砂和硼酸未能如期到货,原因出在土耳其,那里发生了产量缺损和船期推迟开出的情况,所以不能及时交货。”

3月25日,再也耐不住性子的易富阳给峰云贸易公司打电话,却始终没有人来接听,他赶紧查找对方的网站,也发现处在关闭状态。他给总经理傅准打电话,傅准也关机了,再问业务员徐莱,她说几天前已被公司解聘。

究竟出了什么事?易富阳开车直奔上海,这才知道比他还要急的山东淄博客户、青岛客户等约有十几家公司客户都在峰云贸易公司大门前“闹事”。这些人遭遇的情况都与易富阳一样。初步判断,十几家公司被骗金额大约为人民币1000万元。

一向小心谨慎的易富阳知道上当了,他随即报了警。


倒霉经理做啥亏啥

8月6日上午9时30分许,上海嘉定警方在朱桥检查站执勤时,一辆小车上的男子引起了警方关注。经盘问,此人正是傅准。

2002年,傅准通过代办,只花了人民币1万元,就注册了一家注册资金50万元的上海峰云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到2006年又花了人民币5万元变更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主要经营服装出口面料。

傅准通过韩国朋友的帮助,拿到了由韩国开具的信用证明,随后由上海长顺进出口有限公司代理其出口权,并抵押放款给他人民币588万元。有了资金周转,傅准开始了收购面料的生意。没想到,由于生产商生产的面料不符合韩方要求,造成大量退货,傅准亏损了200多万元。

服装生意做不成,傅准改做洋葱生意,仍由长顺公司代理其出口权。2007年9月,傅准在国内落实洋葱货源,等到准备出口韩国时,大部分洋葱都已开始腐烂。这一下,傅准又损失了人民币500万元。

2006年6月26日,傅准转行开饭店。开业没有几个月,因生意清淡,加之没有经营执照,不得不关闭,再一次欠下债务约人民币500万元。

傅准背上巨债后,债主纷纷上门逼债。为讨债,福建债主找来了两批黑社会人员上门捣乱,致使峰云贸易公司无法正常经营业务,员工害怕不敢来上班;傅准欠下巨浪公司房租租金,又被告上法院,为此,峰云贸易公司的账务被法院查封。傅准被逼上了“绝路”。

  化工原料乃是子虚乌有

2007年7月,傅准通过地下钱庄套现180万元,由峰云贸易公司财务金某和赵某将其中80万元汇到韩国国民银行方喜欣账户上,用来开具韩国的信用证。通过方喜欣,傅准认识了她的丈夫李也冬,从李处得知土耳其的硼砂和硼酸是国内紧缺原料,傅准决定做硼砂和硼酸生意。

为了不让新客户知道峰云贸易公司存在“不良业绩”,傅准借用其弟开设电子科技公司的账务,开始了新的化工原料业务。他首先在网上发布硼砂业务的信息,在网页上登记了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很快,山东淄博易鸿化工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孙某打电话给峰云贸易公司业务员徐莱说:“本公司急需购买硼砂300吨。”徐莱说:“这是一批从韩国转口的土耳其硼砂,每吨价格4700元,你欲购300吨的总价人民币141万元,你在先预支30%定金计42.3万元后,峰云贸易公司自收到你的预付款起算50天后发货,你在收到货物后5天内将剩余70%货款一次性付清。”

合同签订当天,孙某通过博山开户农行电汇42.3万元到峰云贸易公司账户上。2007年12月9日,孙某带队到峰云贸易公司考察信誉情况,双方交谈甚欢。 [page]

2008年2月4日应该是货物交付的日期,孙某却未见对方有任何动静,便与业务员徐莱电话联系,徐莱说:“船期耽误,再需等一段时间,保证2月20日交货。”

2月20日到了,孙某仍未见硼砂到来。交涉未果后,于2月27日通过传真发出退款通知,3月16日,对方仍未作退款处理。孙某感到事态可能比较严重,亲自赶到峰云贸易公司,从该公司员工那里得知,傅准已去韩国多日。孙某通过熟人到银行查询峰云贸易公司账户,结果令孙某大吃一惊:“其账上只有8000元存款。”

青岛中孚泰实业公司也是从互联网上获知上海峰云贸易公司在做硼砂生意。2007年12月26日,中孚实业公司杨经理正式与峰云贸易公司签订购买硼砂900吨的合同,当日通过银行现金电汇和承兑汇票预付了136.35万元。2008年2月29日应交货物,到了4月初还没有下文,不仅总经理傅准的手机关机,连业务员张英也说离了职。

案发后,闵行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问傅准:“你到底有没有硼砂、硼酸货物?”傅准交代说:“我是听李也冬说的。2008年1月,李也冬说,俄罗斯客户的价格比土耳机要更便宜,我去联系了俄罗斯客户,未能谈成。到过完年后,土耳其的硼砂、硼酸价格又突然大涨,我根本就不能做了,所以,至今我是从未进口过任何硼砂、硼酸。”

傅准交代说:“我公司负债累累,一心想还一点少一点,但实在没有钱去还。于是,利用硼砂、硼酸市场严重缺货,客户急需索求的愿望,在互联网上发布硼砂、硼酸欲购从速的信息,果然奏效。”

“接到预购硼砂、硼酸的订单后,收到的货款立即转到弟弟公司的账上,然后想办法取出现金,还了一部分公司前期的服装、洋葱、开卡拉OK及房租所欠债务,还有用来个人请客或消费,钱很快又没有了。”

暂时平息了一批债主,又来了一批债主“闹事”,傅准无奈只好更换了手机号。他说:“没想到,债主会告我,我还没有逃出上海,就被出省检查站给查获。我已卖掉了自己的住房用来还债,但因缺口太大,所欠的巨债根本无力归还。” (陆勤俭)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76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