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5省区市出台集体合同地方性法规

2012-12-19 08: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3月27日起,连续三天,我和软件园工会联合会的同事一起给辖区企业员工做软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问题调查。为了不影响员工正常工作,我们都是在紧张的中午就餐时间去发问卷对他们来说,工资集体协商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想多了解一些具体的内容是他们一致的心愿。为顺利开展辽

  “3月27日起,连续三天,我和软件园工会联合会的同事一起给辖区企业员工做软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问题调查。为了不影响员工正常工作,我们都是在紧张的中午就餐时间去发问卷……对他们来说,工资集体协商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想多了解一些具体的内容是他们一致的心愿。”为顺利开展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软件行业有史以来的首次工资集体协商,自2011年8月起,在大连市总工会的指导下,高新区总工会进行了近九个月的协调、沟通、调研和准备。大连市高新区软件产业工会主席徐世辉用日记记录下了这一历程。

  近日,大连市高新区软件行业的11名企业方代表与11名职工方代表,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培养职工工资平等协商理念

  “软件行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从业资历可以作为给予报酬的参照,但却不能成为增加劳动报酬的依据,其主要的依据应是工作的成效。”

  “软件行业流动性强,我们希望并提倡员工在对劳动环境满意的情况下,相对保持稳定。把从业资历写到合同中,可以给员工一个信号——这是增加劳动报酬的依据。”

  这是一次漫长的协商,会议历时四个小时,其间曾数次休会进行合议;这也是一次颇有成效的协商,不仅工资问题有了统一的规范化标准,更重要的是迈出了软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第一步。

  作为职工方首席代表,徐世辉指出,要让职工了解到工资不是“谁投资,谁管理,谁单方面就说了算”,使职工有了工资平等协商、民主共决的理念,才是本次会议最大的收获。

  在随后召开的大连市高新区软件行业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协商会形成的《大连高新区软件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获高票通过,企业方和职工方首席代表在这份中国软件行业首个行业工资集体合同上共同签字盖章。

  据介绍,这份合同覆盖大连市高新区软件行业500多家企业、近十万名员工。按照合同条款,大连市高新区软件行业中的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建设与管理等10个工种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计件工资定额标准,比大连市政府规定的同期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了64%至177%。

  合同的签订,将有效解决大连市高新区软件行业内因小规模企业扎堆、员工流动性强、工会力量薄弱而导致的企业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困难的问题,拓宽了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为促进软件行业健康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全面铺开

  2011年12月23日,来自大连市机械行业的162名职工代表参加了大连市机械行业首届职工代表大会,这也是辽宁省首次召开的市级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签订了辽宁省首份市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大连市机械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据介绍,这份合同开创了辽宁省市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先河,为维护机械行业16个技术工种的数万名“蓝领”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作出了有益尝试。

  短短五个月后,《大连高新区软件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走入软件行业“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白领职工群体。大连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新探索和新实践中取得成效。

  据悉,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74.2万家,同比增长56.1%;覆盖职工10389.2万人,同比增长37.3%。

  一年多来,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全面铺开、快速发展、亮点频现。协商覆盖行业范围不断扩大,过去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业、煤矿开采业、五金建材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现逐步向机械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行业延伸,同时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白领”集中的高科技行业也被纳入其中。

  在各地各级工会的大力推动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有力地推动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原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贯彻落实;二是有效破解了制约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入推进的一系列难题;三是促进完善了区域、行业、企业不同层级协商相互配套衔接的一整套体系。

  地方集体协商立法进展迅速

  为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营造更有利的法制环境,辽宁省和大连市分别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辽宁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规定》和《大连市工资集体协商规定》。大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大连市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意见》。

  “这一系列规章的发布对大连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工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要想解决目前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工资集体协商不断发展,推动源头立法才是根本之道。”有相关人士指出。

  据了解,目前,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地方人大颁布的集体合同条例或工资集体协商条例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一年来,地方工资集体协商立法密集度之高、进展速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湖南、甘肃、新疆以及江苏省无锡市、新疆乌鲁木齐市人大相继出台了工资集体协商条例或集体合同条例;在各地各级工会的大力推动下,山西、内蒙古、江西、河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等地人大常委会把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或者集体合同条例修订工作纳入2011年或2012年立法计划,有的目前已通过当地人大常委会一审,最快将于2012年上半年出台;北京、湖北等地还积极开展立法调研以推动人大相关立法或修法。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集体合同地方性法规。单从省级层面来看,全国31个省(区、市)中近半数的地方在推动立法方面有具体举措。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46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