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怎么处理

2020-08-30 1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的签订就是用来约束当事人双方对合同约定事宜的执行情况,如果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因某些原因不履行,会造成合同违约现象的发生,合同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那么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怎么处理?找法网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的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怎么处理

  出现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情况的通常处理方法:

  1、违约方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2、违约方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应当向守约方支付该价款或者报酬的逾期利息;

  3、违约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4、依据合同自愿原则,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情况出现后也可以双方自愿协商解除。

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怎么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 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零九条 金钱债务的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第一百一十条 非金钱债务的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二、合同中如何确定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是指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不履行合同主要原因有三点,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知识局限、对主要条款重视不够,合同执法偏宽客观上纵容了违约行为的发生。合同的违约有损于合同的严肃性,不利于保证交易安全,有损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可能失去国际市场,不利于对外交流与合作。入世后需要加大对合同纠纷案件的执法力度。在审理中,应明确以下一些问题:

  、违约责任的构成及归则原则。

  过错责任的原则是指发生合同违约责任后,只有违约方有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方虽有违约事实,但其对违约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则不承担违约责任,过错责任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弊端,增加守约方举证的困难,增加了法院认定事实的难度,适用它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违约发生的纠纷,违约方违约过错程度很难有一个准确的量化标准按过错大小的划分实际上为审判人员主观确定带来较大的随意性,也不能排除人情关系对过错责任认定使其更大程度上的随意性。

  、无过错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之规定,法院民事审判合同案件中,只要查明当事人确没有履行合同的事实,只要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认定当事人的违约成立,不需要有反复举证从过错原则到无过错原则是合同法制度的重大改革。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怎么处理”的解答。当我们合同生效后没有及时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我们可能面临被对方起诉的风险,而且对方可能会依照法律规定请求法院判令我们继续履行合同。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850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