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案值14亿元"弥天假案牵出"代为炒股"诈骗真案

2019-07-16 20: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杨军以投资炒股可获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亲戚、朋友资金共计450余万元,并将大部分资金挥霍,造成他人损失共计360余万元。之后,杨贼喊捉贼,到公安部门谎报假案,结果牵出自己的这桩诈骗真案。日前,杨军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报案14亿元股

  杨军以投资炒股可获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亲戚、朋友资金共计450余万元,并将大部分资金挥霍,造成他人损失共计360余万元。之后,杨贼喊捉贼,到公安部门谎报假案,结果牵出自己的这桩诈骗真案。日前,杨军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

  报案14亿元股票消失

  2007年12月12日,杨氏中年夫妇来到本市公安部门报案,声称在一证券公司上海延安西路营业部开设的账户中,有市值近14亿元的股票消失了,要求尽快查处。如此巨款“蒸发”引起公安部门高度重视。公安人员核查后,发现两人账户中并无市值近14亿元的股票,这是桩弥天假案。公安人员随即对杨氏夫妇作了调查,牵出了一起诈骗真案。

  42岁的杨军是上海人,平日在家炒股的他,每到朋友聚会总要对股市行情高谈阔论一番。他的妻子苑芳(化名)曾在一大型跨国公司工作,月薪高达万余元,但后来在丈夫的鼓动下辞了职。平日,两人非名牌不穿,酒店宴请也是常事,外出旅游非四星级以上宾馆不住,出手阔绰,使一些人误以为他们炒股获利丰厚,身价不菲,纷纷委托其代为炒股,以获取高额回报。

  骗钱吹嘘已翻数十倍

  2004年5月,苑游说朋友王太太把家里的钱交给杨炒股。王太太当时提出直接让杨操作自己的股票账户,但杨声称最好是给钱,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集中资金炒股。为此,王在工商银行开了个账户,转入80万元人民币,这是给杨的第一笔钱。钱汇出后,王向杨提出,虽然大家是朋友,但最好能写一张收条。于是,杨写了一张“收到委托投资的资金为80万元,期限1年,约定到2005年6月还本付息”的收条。到了期限,苑在杨的要求下打电话给王太太,问她家里是否急着用钱,如果不急,现在股市行情这么好,不如把这些钱留在杨处,让他继续炒股赚钱。王太太同意了。

  2007年初,王收到杨发来的短信,声称账户资金已有3000多万元。自以为成为千万富翁的王氏夫妇,在没有看到一分一厘的情况下,于2005年11月通过转账又将9万元汇到杨的工商银行账户中,后又陆续以汇款的方式,将岳母的钱分3次共计165万元汇到苑的工行账户。至此,王氏夫妇总共给了杨氏夫妇254万元用于炒股。后来,王氏夫妇因家中有事向杨讨过资金,但都被杨以银行磁卡坏了、银行正在审查账户为由拒不还钱。一直到杨报假案之事案发,王氏夫妇才发现被骗了。

  案发自作聪明报假案

  据杨军交代,拿到这些钱后,他最初是用来炒股的,但输了部分本金后就不敢再炒了,每个月购买200-300元的彩票,希望能中大奖,再把钱还给他人。为让别人不起疑,杨不停地吹嘘自己的身价又上涨了几倍,后来声称自己已有十几个亿。当有人要求他还钱时,他往往找借口拖延,或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蒙混过关。最后为逃脱欠款,他竟然蒙骗妻子去报假案,妄想瞒天过海。

  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杨以代为炒股可获高额回报为名,收受王等共6人委托炒股资金450余万元。他未将大部分资金投入股市,而是通过支取现金等方式大肆挥霍。在王等人提出归还资金时,杨虚构证监会、人民银行冻结其股东账户的情节拒不归还,造成被害人损失达360余万元。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589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