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形式审查是什么?合同实质审查哪些内容?

2018-12-10 14: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审查就是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当事人的约定对合同的内容、格式进行审核。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但是很多人在签订合同之后不知道这两种审查是什么意思。那么,合同形式审查是什么呢?合同实质审查哪些内容?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合同的形式是指作为合同内容的合意的外观方法和手段,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合同签订之后,需要对合同形式进行审查,主要审查的是合同是否真是有效,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双方是否自愿签订协议等内容,经过合同审查能确保合同的生效和实施。

  一、合同形式审查

  (1)将合同文件本身分为三部分:

  开头(合同名称、编号、双方当事人和鉴于条款)

  正文(第一条至最后一条)

  签署部分(即双方签字盖章和签署时间)

  形式审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见的错误有: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全、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内容不符、时间签署前后不一样,地址、法定代表人错误等。

  (2)形式审查还要看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看相关文件之间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

合同形式审查是什么?合同实质审查哪些内容?

  二、合同形式审查

  主要是对合同正文的审查,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包括:

  (1)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

  (2)合同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

  (3)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三、​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常见问题

  (1)引用已失效的法律法规(如:“本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订”)

  (2)约定一方严重违约时对方可以解除合同,但没有明确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严重违约。

  (3)约定了构成违约的条件,但没有相应明确违约责任追究的具体方式。

  (4)约定的检验、考核周期过短,实际不可能做到。

  (5)标的条款缺少名称、规格、型号、性能等信息。

  (6)未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约定,造成权利义务不明确。

  上述文章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合同形式审查是什么以及合同实质审查哪些内容的相关解答,合同形式审查主要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若您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猜您还想知道:

  ◆合同实质审查

  ◆法律规定的建筑合同形式有几种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173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