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在什么情况成立

2020-04-14 1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的​订立并不意味着合同就一定具备法律效力,如果合同订立的当事人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要件,那么合同是效力是不确定的,可能无效也可能是效力待定。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合同在什么情况成立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合同在什么情况成立

  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法。

合同在什么情况成立

  二、合同订立的后果

  合同订立过程结束会有两种后果:

  合同的订立是缔约当事人间相互接触、协商的过程,是动态行为与静态结果的

  统一体。合同订立的动态行为是缔约人相互协商的过程。合同订立的静态结果是合同订立过程结束的状态,即动态行为的后果。

  1、是当事人之间达成合意,即合同成立,此可谓合同订立的积极结果,也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图的实现。

  2、是当事人之间不能达成合意,即合同不成立,此可谓合同订立的消极结果,也就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图不实现,即订约不成功或失败。

  可见,合同的成立仅是合同订立的积极结果,仅表现合同订立过程结束时的一种静态状态。

  三、合同订立的法律依据

  《合同法》

  第九条 订立合同的能力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 合同的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合同在什么情况成立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4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