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风险管理及其启示

2019-04-05 21: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商业银行经营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安全性和风险性呈同向变化关系,流动性与风险性一般是反向变化关系,而盈利性与风险性既有正相关的一面,也有负相关的一面。商业银行要获得最大利润,必须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我们要引进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

  商业银行经营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安全性和风险性呈同向变化关系,流动性与风险性一般是反向变化关系,而盈利性与风险性既有正相关的一面,也有负相关的一面。商业银行要获得最大利润,必须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我们要引进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范式。国有商业银行今后改革的最基本取向应是寻求资金“三性”的最佳配置。必须高度警惕逆向选择和风险激励行为的发生,实现安全性和盈利性相互促进的目标。

  一、安全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是银行防范资金不平衡带来的损害和按期足额收回资产本息的可靠程度。风险性是银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银行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安全第一的原则,也即风险第一的原则。安全性越大,风险则越小;安全性越差,风险则越大。

  二、流动性与风险管理

  资金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或少发后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以及以最合理的成本通过负债手段获得现金的能力。一般认为,资金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是一种反向变化的关系,即流动性越强,风险性越小;流动性越差,风险性越大。但过高的流动性会使银行丧失盈利机会或出现亏损;近低的流动性,则会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甚至导致破产。因此,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的要求是一种适度的管理。

  三、盈利性与风险管理

  盈利性与风险性的关系,传统上认为,风险越大,盈利越高;风险越小,盈利越低。CAMP理论认为,当银行有较高的系统风险时,会有较高的期望报酬,因此,当银行增加其资产风险或财务杠杆指数时,银行会有较高的风险贴水。此外,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盈利,在金融管制逐渐放松的情况下,会倾向于增加银行的风险。

  但是,80年代出现的一些理论认为,银行盈利与风险呈反向关系。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在经济景气较差时,银行不但会增加资产风险,而且资产风险所导致的呆账金额也将会增加,导致银行的获利率降低。市场结构理论认为,当银行业受到保护并限制设立时,银行特许执照很有价值(竞争者少,获利率较高),银行股东不愿意增加违约风险,使银行面临周转不灵的危机;反之,在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银行特许价值随之滑落,银行则会增加其资产风险或财务杠杆风险以扩大存款保险补贴之价值。因此,当银行面临自由竞争及获利率下降的困境时,银行会增加资产风险,使得银行获利率与资产风险呈反向关系。

  一般情况下,当货款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信用可靠性高的借款人往往退货市场,于是可供选择的借款人的信用可靠性降低,违约风险增加,这种现象就是逆向选择。随着利率上升,银行借款人承担风险的激励是指利率升高会刺激借款人把货款用于高风险的项目上,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其违约风险,结果使银行的收益反而降低了。[page]

  四、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最优配置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第一经营原则,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又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维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策略手段;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而盈利反过来又保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总是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五、几点启示

  1、“三性”原则与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经营艺术。风险管理应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中心。随着我们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逐渐养活信用贷款,增加担贷款、抵押贷款,风险意识明显增强。美国商业银行的“CAMEL”范式管理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广为仿效,我国商业银行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进,即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经营管理能力、赢利能力和质量及资产流动性等五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

  2、多渠道筹集和运用资金使得西方商业银行能较好地协调配置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就显得既缺乏经济效率而不够灵活机动,这虽与我国金融市场与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有关,但就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而言,对于资金的“三性”关系尚缺乏协调观念和协调技术,国有企业银行今后改革的一个最基本取向就是录求资金三性的最佳配置途径,力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经理一般只注意高风险高收益的一面,而往往疏忽由于逆向选择和风险激励行为导致银行收益降低的一面。这一点,对我国商业银行尤为重要。商业银行是国家的经济“制高点”,倍受国家的保护,因而,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极佳,风险性极低,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保护逐渐消失,商业银行风险逐渐增大。为了角逐利益,商业银行可能要冒较大的风险,选择信誉和效益前景并不乐观的企业为之服务,但这可能会引起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降低,盈利性下降。

  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银行管理人员必须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和警惕逆向选择和风险激励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性和盈利性互相促进的目标

证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96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券法律师团,我在证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