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股票期权在激励的反作用

2019-02-18 02: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股票期权具有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但当财富与个人挂钩而且数额巨大时,将导致人们逐利和贪婪心理的膨胀。由于股票期权是持有人在未来的特定时间可以按预先所规定的认购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的股票,所以,认购价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差距越大,期权持有人的利益就越大,
  股票期权具有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但当财富与个人挂钩而且数额巨大时,将导致人们逐利和贪婪心理的膨胀。由于股票期权是持有人在未来的特定时间可以按预先所规定的认购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的股票,所以,认购价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差距越大,期权持有人的利益就越大,不断推高的股票市价就会使期权持有人的财富不断增加。由此可见,期权持有人拿回家的钱与他们将股价推高直接有关。正是这种关联性,使公司管理层作假产生了内在的驱动力。美国接二连三揭露出来的大公司会计造假案,将股票期权这一历史功臣也拉入会计欺诈的是非中,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票期权的泛滥实施,激励机制的反作用加大。据《纽约时报》的统计,2000年有325家美国大公司给予内部高层经理人的认股权利益相当于公司税前利润的20%。如此高比例地分配股票期权,将会打乱市场对公司赢利能力的合理预期。在美国由于存在“弱股东,强管理”的问题,CEO的权利过大,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弱化,内部人控制问题也相当严重,经理人自己确定期股期权比例,甚至出现了公司效益下降但经理人报酬大幅上升的反常现象。由于股票期权制度的泛滥实施,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约束,使公司财富过快地集中于少数高管人员手中,这不仅加大了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报酬鸿沟,而且会诱导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分关注本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这种过分的关注,将使激励机制走向它的反面,违背设立股票期权的初衷,其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2.为赢得激励性报酬不惜弄虚作假虚报利润。由于在行权期内,经理人的期权收入与公司的股价高低成正比。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会导致企业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来抬高股价。所以,为了让认股权的收益最大化,一些大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活动来推高公司股价,或利用虚报利润等欺诈手段来推动股价的上涨。据报道,美国世界通讯公司截止2002年8月8日,已查出的会计造假金额竟高达71亿美元;环球电讯公司的前主席盖瑞·温尼克,从1999年到2001年,一共卖出了7.35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安然董事会主席肯尼斯·雷,则在过去三年中卖出了超过一亿美元的期权;世界通讯公司前CEO伯纳德·J·埃贝斯,则从公司贷出3.66亿美元的个人贷款,其贷款的原因是为了弥补由于公司股价下跌所带来的期权收入损失。正如美国的评论家所形容的那样,CEO们用“两只手管理公司,却用一千只手去攫取财富”。在已发生的会计的欺诈案中,都存在着股票期权影响的痕迹。正是股票期权这种财富效应,使一些上市公司的CEO们不断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走上了会计造假的不归之路,使他们所经营的公司陷入绝境。

  3.会计准则的规范机制存在缺陷。从安然等公司会计造假案中,我们发现美国的会计准则无法准确界定形式多样的金融工具及其交易方法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对未付诸实施的承诺和合同责任不要求对外报告,这样使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美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以股票期权行权前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为由,将股票期权不确认费用。这样的会计处理规定,使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公司,在其股票期权的行权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不稀释企业的每股收益,能够保持股价稳定或向上攀升,客观上造成利润虚增的合法化。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175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