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张汇票揪出一个犯罪团伙

2014-10-24 20: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票据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票据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今年7月,德清县警方破获一起承兑汇票诈骗案件。然而,经深挖,警方发现,其背后藏着一个变造、伪造银行凭证实施票据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该案件继而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历经3个多月重新侦查、追捕,...

  今年7月,德清县警方破获一起承兑汇票诈骗案件。然而,经深挖,警方发现,其背后藏着一个变造、伪造银行凭证实施票据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该案件继而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历经3个多月重新侦查、追捕,近日,从县公安局传来好消息,该团伙被德清县警方成功摧毁,抓获嫌疑人6名,涉案金额达1.2亿元。

  498万元汇票暴假东窗事发

  此案源于德清县某公司一负责人报案。

  该负责人称,去年7月,他与绍兴某公司负责人王某合伙做生意。公司出资15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王某则以一张498万元的承兑汇票做抵押。

  而后,王某并没有按期履行合同内容,并且失踪。于是,该负责人拿当初王某做抵押的498万元承兑汇票去银行贴现。

  不料,银行告知他所持的是一张变造票据。事实上,这张1万元的票据本身是真的,金额是假的。不法分子通过“专业技术”,盗用真实的498万元票据的金额、编号等信息在这张1万元的票据上进行更改,使票据的身价增至498万元,而那张真实的498万元的票据已经被贴现。

  一个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我们通过到上海取证、到银行比对,确认这是一起变造、倒卖银行承兑汇票实施的诈骗案。”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朱X负责此次案件。

  今年6月,王某落网。然而,案件远没有想的这么简单。经深挖,其背后的诈骗团伙也随之浮出水面——这是一个涉及浙江、上海、黑龙江、湖南、广西等多省市的变造、倒卖承兑汇票的犯罪团伙。

  该案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

  根据线索,德清县警方开始追查团伙主谋。很快,黑龙江人于某进入警方视线。经查,他通过毒品,在多个省份控制住了一群人为他卖命,其中有人负责融资、有人负责联系境外人员变造票号、甚至还有人负责追讨未到账资金。

  而除了已经被抓的王某外,另四人任某、林某、吕某、霍某均为浙江、上海地区团伙主要成员,他们分别负责联系内陆地区中小银行取得小面额银行承兑汇票、从广东购买变造后的银行承兑汇票并倒卖等。“有几次抓捕就像拍电影”

  经过近3个月的艰辛侦查与追捕,团伙主谋于某以及任某、林某、吕某、霍某悉数落网,在他们的电脑中,警方查获票据扫描件,及销售假票据给下家的犯罪记录,总计金额1.2亿元。

  战果来之不易,抓捕经历的异常艰辛让朱X及同事记忆犹新。“有几次抓捕就像拍电影,有紧张、有搞笑、有各种想不到。”朱X说。

  吕某是团伙中最难抓的一个。他反侦察意识非常强,案发时他已经与老婆离婚,车子、房子也已经卖掉。

  为了防止被警方查到,吕某身上带了七八个手机卡,只在需要时才开机;他不用邮箱、不用微信、不用QQ,警方在查找吕某的信息时颇费周折。

  “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60岁的人竟然在用‘陌陌’联系生意”朱X笑着说。警方根据这一线索锁定吕某的住址——绍兴某城乡接合部的拆迁房。通过外围摸排、连续蹲点,才将吕某抓获。

  紧接着,任某的落网让警方的证据链完善起来。任某在团伙中主要负责联系到银行开票,他的作案比较隐蔽,也是案件审查中的容易遗漏的盲点。任某未曾被警方追逃过,他也自信自己不会被抓。

  朱X与同事在广东查找了4天才初步确定其踪迹。他们按照广东警方手绘地图,“按图索骥”,找到任某租住的公寓。“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也租住了两个房间,但租住房间的人都是周围的民工,我们化了装,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在路口等候任某出现。”

票据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182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票据法律师团,我在票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