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拿出多少股权做激励合适?

2016-12-14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有条件的给予激励对象部分股东权益,使其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那么拿出多少股权做激励合适?

  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拿出多少总量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因素:

  1、分出去的股权不会影响到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2、现在计划激励多少人、未来计划激励多少人。

  3、每个人激励数量多少为适当。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股权结构的设计和股权的布局。企业控制权一般而言有三条线,34%、51%和67%,我们称之为相对控股、绝对控股和完全控股。老板要根据对控制权的“偏好”来确定释放出去的股份总量。而且除要考虑到本次股权激励外,还需考虑后续增值扩股、引进风投、上市等各种情况,都会造成股份的稀释。

  第二个问题就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相关了。现在计划激励的人数较好确定,但未来的人数就需要进行战略推演了。首先要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画出未来的组织架构图,预测岗位编制,再根据岗位编制圈出符合标准的激励对象,预计出未来的人数。

  第三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是相关的。每个人给多少,这又是一个技术性问题。给得少了,激励动能不足;给得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有可能造就一批既得利益阶层,影响到公司的再投入。一般而言,给多少需要考虑到外部和内部、纵向和横向四个方面,即与同行业比、与现有薪酬比、与历史薪酬比、与其他岗位比。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数量的规定是“总量不得超过10%,累计个量不得超过1%”,国资委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规定则是“激励收益不得超过其总薪酬水平的30%”,这三项标准均可作为参考。

  除上述三个因素外,还需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对人才的依赖程度等。按照我们的经验,传统行业拿出的激励总量在10%-20%;高科技行业、人才密集型行业、初创期公司可以多一些,在30%-40%。无论拿出多少总量,都有必要跟老板强调:再少的股份也要分次授予、逐步到位,既是甄选考验,又是控制风险。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97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