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法中如何规定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

2018-12-27 14: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大多数人,创办或者入股某家公司的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大家在公司运营的时候,一般都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我们虽然知道公司的利润会进行分配,具体按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分配呢?那么公司法中如何规定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公司法中如何规定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公司税后利润分配】

  第一百六十七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解释】本条是对公司税后利润分配的规定。

  公司的税后利润,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分为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是指核算期内营业收人减去营业成本和有关费用,再减去营业收人应负担的税收后的数额。投资收益,是指公司对外投资取得的利润、股利、利息等扣除发生的投资损失后的数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人减去各项支出后的数额。营业外收人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各项滞纳金和罚款支出、非常损失、职工劳动保险费支出、法定补偿金等。公司的税后利润应当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公司的亏损。公司亏损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公司的赢利低于公司的全部成本、费用及其损失的总和。在公司存续期间内,公司应当经常保持与其资本相当的实有财产。当公司有利润时,应当首先用利润弥补公司的亏损,使公司资本得以维持。

  (2)提取法定公积金。公司当年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亏损后,如果仍有剩余,应当提取10%列人法定公积金。公司的法定公积金累积金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后,可以不再提取。公司不得削减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

  (3)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除了提取法定公积金以外,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提取了法定公积金后,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定另外再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公积金。此部分是公司自行决定提取的,不是法律强制要求的,被称为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提取多少,由公司自行决定。

  (4)支付普通股股利。公司税后利润在进行以上分配后,如仍有剩余,可以按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向公司的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外,按照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外,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公司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不得分配股利。

  法律规定公司的税后利润应当先用于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然后才能分配给公司的股东,以保持公司资本的稳定性,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法律的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法中如何规定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

  二、公司利润的影响因素

  1、产品的价格

  2、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3、产品的销售量

  4、产品的固定成本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企业利润的变动,甚至会使一个企业由盈变亏,也会使一个企业扭亏为盈。那么,如何知道影响企业利润的关键因素?企业决策者如何在激烈变动的外部境下做出正确决策,借助敏感性分析,企业管理者可以对此类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公司利润计算怎么算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在公司进行利润分配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了未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况,我们可以提出要求重新分配的要求。或者我们可以选择进行私下的协商来解决问题。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司法中如何规定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公司利润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944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