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股东被侵权诉讼时效多少年

2020-03-12 14: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利益被侵害的,股东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是有诉讼时效规定的,诉讼时效是指提起权利的时效限制,那么股东被侵权诉讼时效多少年?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股东被侵权诉讼时效多少年

  关于股东被侵权的诉讼时效法律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为股东资格确认之诉、股东损害赔偿请求之诉、优先购买权维权之诉等纠纷,在没有特别法律专门做规定的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民法总则》对普通诉讼时效作出了明确。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股东被侵权诉讼时效多少年

  二、股东侵权纠纷有哪些类型

  以被侵害的股东具体权益来来划分,公司侵权纠纷主要有以下类型:

  1、公司知情权侵害

  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与股东(大)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帐薄与记录查阅权,提请审计确认公司财务状况权,公司经营状况质询权等遭受侵害的纠纷。

  2、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召集、召开请求权侵害

  鉴于我国目前公司比较普遍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现状,此类纠纷主要表现为受公司大股东(控股股东)掌控的公司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对中小股东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召集请求权的侵害。

  3、公司盈利分配权侵害(股利分配权纠纷)

  4、股权转让或新股认购权侵害(股权转让权纠纷)

  其中,除通常的股权优先受让权或新股认购优先权、增资扩股优先权外,还应包括有待《公司法》立法确立的公司部分股东权益在遭受其他股东侵害而其他途径维权不能、出资公司目的无法达成情况下的公允(如参考公司净资产值)转让股权请求权,它与下述第6种非目前《公司法》法定解散请求权之外的在公司权力博弈陷入僵局、部分股东出资目的无法达成情况下的解散公司请求权,应作为被侵权股东的备选权。

  5、股东共益权侵害等等。

  三、如何处理股东的权益纠纷

  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至少有两人(国有独资公司除外)。两人以上共同经营一项事业就难免产生分岐和利益冲突,而科技创业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为科技创业往往具有较大的理想色彩,很多创业者满怀豪情壮志开始创业之路,对于创业可能出现的困难估计不足,又没有在创业之初进行充分的规划,详订相关规则,因而创业者之间由于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非常多。

  发生纠纷之后,有些创业者愿意从创业的角度出发,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纷争;可也有的比较偏执,喜欢钻牛角尖,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够理智,甚至导致创业企业陷于停顿,创业失败。

  与解决其他纷争一样,坦诚、友好协商应是化解股东权益纠纷的最佳方式,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将宝贵的时间用在事业的拓展上,而且以协商方式化解纠纷通常还能保全事业。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纠纷,还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纠纷,寻求防范和解决的方法。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股东被侵权诉讼时效多少年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关于股东被侵权的诉讼时效法律问题,在没有特别法律专门做规定的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即三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232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