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业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2021-07-17 0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商业经济犯罪也是一种犯罪,对于商业经济犯罪来说,商业经济犯罪如果要立案的话,要达到立案的标准,根据立案标准来进行相应的立案,那么对于商业经济犯罪来说,相应的立案标准是怎样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业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商业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

商业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二、商业贿赂违法与贿赂犯罪有什么区别

  1、构成贿赂的内容不同。我国现行刑法明确将“贿赂”限定为“财物”,而行政法规中的商业贿赂则包括财物和“其他手段”,《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2条明确指出:“所称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通常的解释中包括财物以外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利益。这里所称的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可见,如果以财物以外的其他手段实施商业贿赂,能够成为行政违法行为,但无论危害多大,都不可能构成刑法中的贿赂犯罪。

  2、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求不同。除索取贿赂的以外,受贿罪的成立必须以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益为要件,而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商业受贿中并不要求有实际谋利行为,只要受贿者明知是贿赂而收取,即使没有实施谋利行为,商业受贿也能成立。

  3、对行贿者目的要求不同。刑法中的行贿犯罪的目的必须“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政法规中对于商业行贿并没有要求具备不正当目的,而只要求是为了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因此对商业贿赂违法行为中的行贿者,如果无法证明其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就不可能构成行贿犯罪。

  4、行贿的客体和对象不同。行政法规定的商业贿赂违法,侧重的是对于公平竞争秩序的保护,因此,对行贿对象没有过多限制,只要是处于商业活动之中的单位或个人,均可成为行贿对象,甚至可以针对消费者实行商业行贿;而刑法中的行贿犯罪,则必须针对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或者是国有单位进行贿赂,因为刑法规定贿赂犯罪,侧重的是对公务活动廉洁性的保护。因此,对于构成行政违法的商业贿赂行为,即使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是否能认定为刑法中的贿赂犯罪,还必须按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分析。

  三、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

  (1)主体是经营者,赌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商业贿赂主体的经营者不限于法人,除法人外,还包括其他组织和个人。法人也不限于企业法人,还包括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2)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即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

  (3)手段有两类,即财物手段和其他手段。当然,商业贿赂与其他贿赂都属于贿赂的范畴,触犯刑律的都要给予刑事制裁,但在行政责任上是不同的,商业贿赂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行政处罚,其他贿赂要受党纪政纪处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业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商业经济犯罪立案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立案标准立案。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402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
各种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数额规定)   虚报注册资本   1、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投资不足20万(50万的40%),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投资不足700万(1000万的70%)   2、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   3、虚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0-50万元以上的。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 发行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妨害清算 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隐匿、销毁会计资料 资料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 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 个人行贿1万元,单位20万元。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 国企背景,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为亲友非法牟利 国企背景,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 国企背景,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或占注册资本30%以上的。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 直接经济损50万元。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 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走私假币案 二千元以上或者二百张(枚)以上。   伪造货币案 金额2000元以上或数量200张(枚)以上。   持有、使用、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 金额4000元以上。   高利转贷,套取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 个儿5万元,单位10万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个人20万、30户、损失10万元, 单位100万、150户,损失50万元。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 面额1万元、数量10张。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   面额2000元。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面额5000元。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数额50万元   逃汇   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500万美元。   骗购外汇 50万美元。   集资诈骗案 个人10万元,单位50万元。   贷款诈骗案 1万元。   票据诈骗 个人5000元,单位10万元。   信用卡诈骗 冒用信用卡5000元,恶意透支5000元。   保险诈骗案 个人1万元,单位5万元。   偷税案 1万元,达到10%   逃避追缴欠税 1万元。   骗取出口退税 1万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