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租房子缴税去哪个部门

2021-06-22 11: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在的经济飞速发展,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大多数人承担不了巨额的房款。就会选择租房子住。房东将房子出租,属于营利性活动,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缴纳税款。那么租房子缴税去哪个部门?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租房子缴税去哪个部门

  租房子缴税一般应在当地地税局交税,交税标准如下:

  个人门面出租和住房出租月租金在2000元(含2000元)以上的,按取得的租金收入应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率分别为:

  1、营业税:计税依据为出租房屋取得的全部租金收入和价外费用,税率为5%,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税率为3%;

  2、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税率为7%;

  3、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税率为3%;

  4、房产税:计税依据为房屋租金收入,税率为12%,出租住房税率为4%;如果转租营业用房(含房产局房产),可以转租收入减去所支付的租金后的金额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2%;

  5、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为房屋租金收入,出租营业用房附征率为3.3%,出租住房附征率为1.65%;

  6、印花税:计税依据为签订租房合约中租金总额,税率为千分之一;

  7、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为出租房屋实际占地面积,税率为房屋所在地适用税额标准。

  个人门面出租和住房出租月租金在2000元以下的,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以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应按取得的租金收入缴纳,税率与2000元以上的相同。

租房子缴税去哪个部门

  二、租房的流程

  (一)中介租房手续流程

  1、实地看房

  可租赁的房屋一般都有固定的开放看房时间,看房不但是一个租客选择房屋的过程,也是给中介留下良好印象的机会。

  2、填写租房申请

  如果你对看到的屋子满意,可以向中介索取租房申请表格,填写你的租房意向。表格的内容包括愿意支付的房租,希望签租的起始时间等。中介也会要求你提供之前的租房记录,可能还需要提供收入证明。

  3、签租房合约

  中介管理的租房通常都不提供短租服务,一般至少需要6个月的租约,之后按月自动延租。签租约的同时,还会要求租客签署一份关于房屋状况的报告。这份报告将记录房屋在交付给租客时的状况,作为退房时证明租客是否完好保持房屋的证据。中介会先出具报告让租客核对签署。拿到这份报告以后,一定要仔细核对一下房屋的状况。

  4、交押金

  签约后,一般都需要交付一个月的押金。按照澳洲法律规定,这个押金必须存在政府监管的基金户头上的,不可以直接交给房东或中介。租约到期后,这笔资金需要房东和房客双方签字后才能解冻。

  (二)、非中介租房手续

  这类租房信息通常由房东或二房东直接发布,入住时间和其它要求相对也比较灵活。通常在看房满意后,几天之内即可入住,甚至当天入住也是可以的。这类租房一般也会签署租房合同并收取一个月房租左右的金额作为押金,但是很少会签署入住时房屋的状况报告。

  三、怎样避免租房纠纷

  1、房东租客个人情况查仔细

  承租房屋时,租房者对于房东的个人情况要验查仔细。如果是房东本人出面签约时,最好查看其房产证与身份证;如果是帮助朋友出租房屋,那么一定要有出租委托书、朋友的房产证、身份证或复印件;如果房产证没有办下来则一定要其出具购房合同以证明其身份。

  2、承租房屋家电家具清点好

  租房者在承租房屋时一定要清点好房屋内部设施如家电、家具等,并检查家电的正常运作情况,家具的完好程度等,然后一一列入清单内。最好注明如果出现故障时维修费用由谁来承担,也好免除租房者在使用房屋过程中,家用电器等发生故障需维修时与房主产生矛盾,责任划分不清。

  3、认真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租房者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面所规定的条款,明确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租赁用途、租赁期限、修缮责任、变更与解除合同、签订转租、违约责任等条款,租赁双方要协商一致,以免在日后租房过程中产生争执,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看到这里,找法网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租房子缴税去哪个部门相关的知识内容了。租房子缴税去当地地税局办理,一般需要缴纳营业税、房产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房屋出租人在将房屋出租后,一定要及时纳税,避免相关机关的行政处罚。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专员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333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