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纠纷的处理

2019-06-11 1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建筑工程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近年来,与建筑工程有关的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纠纷案频频发生,建筑工程早已完成,业主已付清工程款而供应商和租赁公司却拿不到货款和租金,这和工程违法层层转包、多级分包有直接关系。那么,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纠纷有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纠纷的处理

  1、根据建设部、国家工商局《建筑市场管理规定》第16条的规定,承包方必须按照其资质等级和核准的经营范围承包任务,不得无证承包或者未经批准越级、超范围承包。第19条规定,承包工程施工,必须自行组织完成或按照有关规定分包部分工程,不得非法转包。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第13条第3款规定,承包方经征得发包方同意,或在施工合同中另有约定,才准将部分工程分包,签订分包合同。转包合同无效,无效合同造成的损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招雇的人员受伤,除雇主承担一定责任外,转包方应负有同等的赔偿责任。

  3、此外,劳动部办公厅1994年4月4日《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用工主体的复函》规定,关于用人单位非法使用临时工期间,造成临时工工伤的,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临时工期间,造成临时工工伤的,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临时工的工伤待遇。劳动行政部门对该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包工负责人未汇报临时工发生工伤事故的,应承担临时工的工伤待遇。包工负责人确实无力承担的,由发包方承担。

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纠纷的处理

  二、建筑工程层层转包定性

  1、转包则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由于转包容易使不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者进行工程建设,以致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建设市场混乱,所以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均作了禁止转包的规定。

  2、常见的转包行为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别人;

  另一种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即变相的转包。但不论何种形式,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严重违法行政合同的基本原理。因为行政合同是基于一种公共目的,为了实现行政目标签订的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里,合同是不能够随便转让的,当时政府把这个合同之所以给中标这一方,是因为看上了中标方所具有的资质,其能够完好地满足或者完成这个行政任务。

  三、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纠纷赔偿

  1、赔偿损失是最重要的合同责任形式。

  2、赔偿损失是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损失。

  3、赔偿损失是由违约方赔偿受害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首先,赔偿损失是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的赔偿,与违约行为无关的损失不在赔偿之列。其次,赔偿损失是对守约方所遭受损失的一种补偿,而不是对违约行为的惩罚。

  4、赔偿损失责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赔偿损失的确定方式有两种:法定损害赔偿和约定损害赔偿。法定损害赔偿。法定损害赔偿是指由法律规定的,由违约方对受害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

  (1)完全赔偿原则。

  (2)合理预见规则。

  ①合理预见规则是限制包括现实财产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总额的规则,不仅用以限制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②合理预见规则不适用于约定损害赔偿;

  ③是否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可能的损失,应当根据订立合同时的事实或者情况加以判断。

  (3)约定损害赔偿。约定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或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它具有预定型、从属性、附条件性。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纠纷的处理”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建筑工程层层转包是严重违法社会秩序的,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失,当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59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我在建筑工程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