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诉开发商违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2021-07-28 17: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起诉开发商违约,一般是在我们购买房产签订合同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出现合同违约的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起诉开发商违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起诉开发商违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起诉的话应该向法院递交原件,除了原件还要准备复印件。如果立案和证据交换还有开庭你都到法院的话交通费用可以算作你的损失的一部分来请求。准备身份证、商品房买卖合同、支付购房款发票等材料,被告的工商登记信息等等。

起诉开发商违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商品房买卖纠纷的解决方式

  (一)协商。购房人和开发商之间或者商业银行之间的磋商或者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的解决办法。这种办法特点是不伤和气,节约纠纷处理的成本;但如没有中间人斡旋很难一时解决。

  (二)调解。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调解,最终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协议的办法。特点是不伤和气,遇到难点可以有人斡旋,解决纠纷的成本不是很大;但请第三人也许一些费用,从而增加了解决纠纷的成本。

  (三)仲裁。仲裁是当事人双方根据达成的解决纠纷方式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给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纠纷解决制度。特点是一裁终决,生效快,胜诉方付出的处理成本低。但预交仲裁费较高,和执行法院需要进一步沟通,救济途径较少。

  (四)诉讼。当事人在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当事人双方发生的纠纷。特点是当事人只要有纠纷,不管对方同意不同意,你自己都可以提起诉讼,这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对一审法院审理的裁判还可以提起上诉,甚至可以申诉。胜诉能得到法律强有力的保证;但时间有时跨度较长,诉讼规则要求严格。

  三、开发商跑路,业主该怎么维权

  1、弄清产权归属

  一般而言,烂尾楼同样也是贷款银行及各地政府的一块“心病”,过去几年也有过续建、复建、盘活烂尾楼的案例。不过,万一购房者真的遭遇了烂尾楼,首先要做的还是学会“自救”,通过法律等手段尽可能保障自身的权益。

  按照规定,若房企破产宣告时房屋尚未建成,或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决定不再继续修建未建成的房屋,就会造成破产企业对购房人债务履行事实不能的情况。根据房屋的买受方式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按揭贷款买房和对卖方分期付款买房,这两种买房的方式会对房地产企业破产时,房屋的权利归属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购房者首先应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弄清自己的权利问题。总之,有产权在手,总比什么都得不到强。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商破产后,购房者仍然可以按照程序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

  1、购房者应到工商行政部门,查询商品房开发企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注销;

  2、如已合法注销,购房者可凭工商部门出具的开发商合法注销证明,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个人身份证等在办证过程中需由购房者出具的资料,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房管部门经核实后,应当予以办理。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2、分布交涉维权

  在搞清楚产权归属后,购房者则应尽量与其他业主一起,获得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持。

  首先,如果所购买的楼盘只是存在“烂尾”可能,可以尝试给开发商一点时间,如果其能在短时间内筹措到资金,完成后续工程,购房者的损失便可降到最少。

  其次,若是开发商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遭遇“烂尾”危机,则不可将房子退给发展商。因为退房以后,购房者拿不到购房款,只能拿到收据或欠条。购房者和发展商之间的关系,将由买卖关系变为债权债务关系。假如发展商最后因资不抵债,不得不宣布破产,其资产被法院拍卖,而根据破产法偿债先后的规定,消费者比一般债主更容易得到发展商的补偿款(特别是消费者已经通过预购、获得了房屋产权的)。

  另外,若决定要起诉发展商时,业主也必须齐心一致。如果其他业主打了官司,并且获得胜诉、得到赔偿,而有的业主因为等待开发商完工没有及时起诉,可能最终就得不到赔偿。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起诉开发商违约需要准备的材料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首先需要准备好一份起诉状的,然后就是相关的证据材料等等。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起诉开发商违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154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