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产中介能否"官办"?

2019-05-28 08: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官办的交易平台是否能够杜绝二手房交易中的种种潜规则?具有官方背景的交易平台,对房屋中介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7月1日,北京市二手房交易网上平台试点工作在海淀区正式运行,为本市居民提供无偿二手房中介服务。

  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设立该交易平台,是因为近年来关于存量房交易环节的投诉络绎不绝,少数不法中介机构公布虚假房源信息、冒充个人骗取房源,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为遏制上述现象,北京率先在海淀区建设运行“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海淀区试点后将向全市推广。

  根据规定,海淀区属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人自行出售的,可选择是否通过服务平台发布房源信息;委托经纪机构出售的,服务平台将自动发布房源信息。不过,从上线三天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房主还是委托了经纪公司发布房源,仅有4套房屋属于房主自行发布,但尚无成交记录。

  官办的交易平台是否能够杜绝二手房交易中的种种潜规则?具有官方背景的交易平台,对房屋中介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高策地产顾问董事长李某平表示,住建委希望能够通过成立“官办中介”,消除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保证房源质量,出发点值得肯定,但选错了方式。设立二手房交易网上平台,目的不明,意义不大。

  二手房交易中的确存在各种不规范行为,中介机构公布虚假房源、冒充购房人骗取卖方资料等手段屡见不鲜,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也扰乱了二手房交易的秩序。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仅仅成立“官办中介”,无异隔靴搔痒。

  首先,住建委办中介“先天不足”。现有的中介机构,经历了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从盛到衰,长期的积累,保证了这些非官方中介在客户群、房源数量,以及门店的经营管理方面,都较住建委有明显优势。

  其次,官办中介的想法过于简单,在实际运行中很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手房买卖涉及到贷款、签约、纳税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认证房源信息真实性只是其中一步,大多数业主还是选择委托中介挂牌销售。

  按照住建委的二手房交易网上平台规定,无论是委托中介还是个人进行房源登记,产权、委托合同、业主身份以及房屋相关信息,会经过住建委审核,确认真实后才在网络公示。

  从平台开通这几天运行情况来看,三天共有176套房源通过核验上线。随着登记房源逐渐增多,现有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及时审核房屋信息,并作出反馈,仍未可知。

  对售房者来说,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意味着金钱上的损失,必然影响到房主登记房源的积极性。而对中介机构来说,既然上网登记并非强制规定,而且在等候住建委审批的时间里,其他机构很可能在网下会捷足先登,这也让中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李某平认为,房屋中介同质化的服务,导致市场内部存在激烈的竞争,这也令中介机构经历了多轮“淘沙”,提供虚假交易信息的机构很难生存。

  此外,目前在存量房交易和产权过户过程中,由于存在交易结算资金的收付时间差,大量资金滞留在房地产经纪机构名下,一旦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将直接侵害交易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为防止房地产经纪机构聚集并挪用交易结算资金,该平台将开设“监管账户”划转自有交易结算资金。

  对此,李某平认为,既然住建委已经认识到了资金安全的问题,完全可以在不影响交易本身、不延长交易周期,以及不增加交易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和加强各个交易环节的监管,保证购房者的资金安全,并不需要每一步都“手把手”介入。

  另一方面,住建委交易平台免费开放,对交易双方来无疑是利好,有利于平抑交易成本。但是,此举推出时机或可商榷。随着二手房市场交易逐渐降温,中介机构利润已经被摊薄。此时推出免费交易平台,无疑会进一步扰乱市场化机构的正常运作。

  如果该平台能够保证从此代替市场机构提供中介服务,也未尝不可。但事实是,住建委根本不具有这样的实力。一旦对已经成熟的二手房市场造成破坏,市场的恢复又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而且所谓“免费”,只是让交易主体承担的费用,转嫁到所有纳税人身上,最终还是需要财政支持。

  这样看来,住建委开设官办交易平台,目的虽好,但方式有欠考虑。市场亟须的并非官方选手,而是更严格的裁判。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241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