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关于印发阳江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阳府[2004]181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4-12-20

施行日期:2004-12-20

时效性:已失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阳江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阳江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阳江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3〕91号)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了大量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但是,我市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职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条件较差;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机制需要改革和完善。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职业教育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十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科教兴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推进职业教育创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如下:

(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9000人左右,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为4:6.职业技术学校(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由目前的19所调整为12所,校均规模达1600人左右。重点建设3所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3所规模在1500人以上的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和3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二)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2005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达到6000人左右,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

(三)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十五”期间每年培训城镇职工5.5万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9万人次;积极实施国家再就业培训计划,每年为6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各类就业训练中心年培训量达到10000人次;五年内初次就业人员接受培训的比例要达到85%以上。

三、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在市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强化县(市、区)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工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责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教育发展规划,整合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技术院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

(二)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

1、各级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好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市重点办好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阳江卫生学校、阳江市技工学校。各县(区)重点办好1所(阳春市重点办好2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技术学校。支持和指导部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办好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科目,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按照政策落实人员编制和教师待遇,并对行业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协调和指导。

2、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自主设置专业,自主确定招生规模,实行春秋两次或多次招生,凡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以上者均可报读,不受年龄、地域限制。在政府核定的编制和经费使用范围内,学校自主选聘人员,自主安排使用经费。

3、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经过批准开办的民办职业技术院校,具有与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土地征用、供电用电、税收、银行贷款、职称评定、评先奖优等方面享受与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同等待遇。允许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在保证本校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单独举办或与社会力量合办职业技术院校,鼓励采用民办机制或股份制新建职业技术院校吸取社会资源,实行公有民办;鼓励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与薄弱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和协作,改造或兼并薄弱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

4、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各企业要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和责任,按政策提足职工培训经费,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转岗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提倡鼓励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养和培训,为职业技术院校提供兼职专业课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在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参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

四、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装备业的专业,改造优化一批传统专业,建成一批省级、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大专业、宽基础、活模块”等课程改革试验,开好就业、创业教育课程。

(三)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推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与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开发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与合作办学,利用其设施、设备,加强实践教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抓紧阳江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的建设,务必于2004年底前投入使用。实训中心建成后,实现资源共享,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放。全面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业余制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积极组织不考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考生和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把职业技术院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需要,采用灵活学制和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要逐年增加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适度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创造条件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协作)办学。

(五)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技术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教育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职业技术院校新聘任的教师必须达到任职学历要求。逐步实行职业技术院校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积极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技术院校担任专、兼职专业教师。到2005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全部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获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15%,专业教师参加应用科技研究或生产技术服务人数的比例达到80%,来自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师达到一定的比例。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达到60%以上。广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相关专业学历层次。

(六)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市教育部门要有机构和人员承担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要广泛开展职业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在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五、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

(一)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用工单位招收职工,凡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职业技术院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或优先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技术院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招考公务员、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有关规定。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申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国家级重点及有办学特色的省级重点技术院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要转变用人观念,为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要充分利用人才、劳动力市场,做好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推荐和服务工作。

六、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一)加强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力度,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规划,继续调整全市职业教育布局结构。重点建设省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就业训练中心和示范专业。2006年前,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要在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基础上建成现代化骨干示范学校,阳江市技工学校要在2007年前建成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阳江卫生学校、阳东县塘坪中学要在2005年之前建成省级重点中职学校,阳春市理工学校要在2007年之前建成省级重点中职学校。阳西县的中职学校要向县城发展,改变现有中职学校分散在乡镇的布局,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职学校,并于2007年之前建成省级重点学校。加快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新实训大楼的建设、设备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主干专业建设,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阳东县、阳春市要于2006年前分别建成以农业机械、种植为主干专业和以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为主干专业的县级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形成功能覆盖全市,并各有特色、互为补充、条件优化、资源共享的实训网络。5年内把市劳动就业技术训练中心建成国家级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全市建成全国重点就业训练中心2所,省级优秀就业训练中心3所。

(二)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完善县(市、区)、镇、村三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技术学校和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基地。要特别注意保持在农村三级成人教育网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稳定。理顺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般由镇政府举办,实行县镇共管,以镇为主,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业务管理和指导。专职校长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委任。教职工编制纳入中小学职工编制,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国办发〔2001〕74号)和原国家教委颁发的《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教成〔1995〕11号)的要求提出,报编制审批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地要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镇教办撤并后闲置的教育资源,充实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禁止把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资源挪作他用。到2007年,全市各中心镇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建成省级示范性学校。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创新办学体制,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七、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经费应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今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技术学校更新实验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有一部分用于农村职业培训。要把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列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二)各类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工教育和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各类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都应按规定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教育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政府全额收取其职业教育经费,用于发展本地职业教育。

(三)积极运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对纳入重点建设骨干示范学校规划的职业学校向银行贷款进行基本建设,可以采用政府贴息、学校还本的办法予以支持。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鼓励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职业技术院校要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开拓培训市场、合作办学、借贷、争取社会捐助、创办实业等途径,广开筹资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规范职业技术学校收费管理。执行省政府有关职业技术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的规定。公办职业技术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必须按时全额返还,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或平调。市将把职业技术学校收费使用情况,列入学校收费管理督查内容开展检查,并严格按照规定,对违规县(市、区)及违规行为予以通报、查处。

八、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积极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由教育、劳动保障、经贸、财政、人事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解决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落实、计划落实、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措施和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水平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三)加大职业教育执法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规定,整顿和规范办学行为和秩序,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管理、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现象。

(四)努力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局面。

阳江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咨询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
今日律师解答
找法网 > 法律法规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