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分解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绍市委办[2004]13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4-05-19

施行日期:2004-05-19

时效性:已失效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分解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的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五月十九日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分解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的意见
(2004年4月14日)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现《绍兴市人才发展规划(2003-2007年)》(绍市委发[2004]26号)确定的各项人才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规模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按照《绍兴市人才发展规划(2003-2007年)》确定的目标与任务,制定或调整县(市、区)和市级部门的人才发展规划。

二、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按2007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5?9万人,实现新增引进人才9万人,其中引进非绍兴籍人才4万人,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绍兴籍毕业生来绍就业人才5万人的要求,将市本级和各县(市、区)2007年人才总量目标、年度人才发展目标以及年度引进人才(包括市外在职人才和市外应届毕业生)数量目标分解落实(见附表)。

三、要保持全市人才总量年均12%的增长速度。教育、卫生、农业、建筑、旅游等部门以及绍兴文理学院的人才总量增长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百分点。

四、要鼓励各类用人单位通过科研与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等柔性引才办法,大力引进人才。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本级用人单位柔性引进人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五、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投入。

1、市本级用人单位引进的两院院士和国内知名高级专家在绍工作期间的生活津贴,经人事部门核准后,从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由市财政局按季支付给用人单位。

2、《绍兴市人才发展规划(2003-2007年)》中明确的1-3类引进人才携带的科技项目启动经费,市本级由市科技局核准后,由市财政局优先安排。

3、引进人才携带的高科技开发项目、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或引进人才来绍创办、领办高新技术领域的合资合作或独资项目,需获得科技三项经费资助的,市本级由市科技局核拨。

六、要各司其职,合力抓好人才培养工作。

1、教育部门负责学历教育工作。到2007年,全市各类中高等院校培养3万名毕业生;通过函授、电大等途径使35万名在册人员完成国民教育学历进修。2004年,通过全市中高等院校和电大、自考、函授等多种途径的培养,新增中专以上各类学历人才12400名。

2、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机关各类人才的分类培训工作。鼓励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历进修,不断提升学历层次。至2007年,市级机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7%,县(市、区)和乡镇机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分别达到85%和75%。

3、组织、经贸部门负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逐步增加我市创业企业家的数量。至2007年,实现全市拥有5名以上国家级创业企业家和20名以上省级创业企业家,50名以上市级创业企业家的目标任务。

4、人事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重点抓好《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实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12天的目标。

5、市劳动保障局负责技工培训工作。至2007年,实现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20%的目标。

6、市直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的补助经费,经市教育局核准后,从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列支。

七、人事部门牵头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为企事业单位克服技术困难,完善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提供智力帮助。全市争取每年完成10个引智项目。市直企事业单位引进国外智力项目的配套资助经费,经市人事局核准后,从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解决,与国家资助部分一并由市人事局发放给引智单位。

八、人事、公安部门相互配合,研究制定人才居住证制度。市本级用人单位向市人事局申领人才居住证。人才可按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享受“一卡通”服务,凭人才居住证优先就医、免费游览市内景点、免费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其直系子女或孙儿女优先入学。

九、要加强人才引进载体建设,为人才集聚和创业创造条件。

1、加快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2004年争取再建1-2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后每年逐步增加。市本级企业博士后从事的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经市人事局核准后,从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列支。

2、加快高教园区建设。2004年争取合作创办1-2所高等院校,到2007年初具高教园区规模。

3、创建留学人员创业中心。2004年创办袍江工业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逐步制定和完善各项留学人员创业政策。继续抓好绍兴经济开发区创业中心建设,努力使中心达到国家级创业中心的要求和规模。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绍兴市人才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并注重督促检查,尽一切努力为实现人才目标提供必需的人力和财务保障。

2007年人才总量目标分解表  单位:人

项目   人才总量  大专以上   本科以上   高级职称  第二产业

地区         学历人才   学历人才   人才    人才

本市级  85000    48000    23100    3400    30600

绍兴县  61000    35000    13000    1500    27100

诸暨市  90000    57000    21000    1600    30500

上虞市  45000    36000    8900     1200    23000

嵊州市  30000    21000    4500     1000    16300

新昌县  35000    25000    8000     1000    16700

越城区  13000    8000     1500     300     5800

合 计  359000   230000    80000    10000    150000

年度人才发展目标分解表  单位:人

项目

地区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本市级  44000   57800   71600   85000

绍兴县  42000   47000   53000   61000

诸暨市  76000   81000   86000   90000

上虞市  37200   39800   42400   45000

嵊州市  24000   26000   28000   30000

新昌县  26500   28000   31000   35000

越城区  6300   7000   9000   13000

合 计  256000  286600  321000  359000

年度引进人才数量目标分解表  单位:人

项目

地区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本 区  3920   4600   5400   6300

绍兴县  3080   3600   4300   5200

诸暨市  3040   3600   4300   5100

上虞市  2700   3200   3800   4600

嵊州市  1740   2100   2500   2900

新昌县  2620   3100   3800   4500

合 计  17100   20200   24100   28600

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咨询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
今日律师解答
找法网 > 法律法规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