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株洲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06-19

施行日期:2006-06-19

时效性:已失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各直属机构:

《株洲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六月十九日

株洲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对改革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为确保我市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现制定本方案。

一、意义和目的

政府收支分类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是: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不相适应;不能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受到制约;不利于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监督;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既不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也不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有利于全面促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其他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逐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有利于从源头上建立反腐倡廉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监督政府预算,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增进国际交流,加深各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体系完善、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为具体改革目标,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收入分类。按照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要求,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将原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都统一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并按国际通行做法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形成一个既可继续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分别编制、执行预算,又可根据需要汇总、分析整个政府收入的分类统计体系。

(二)支出功能分类。为清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功能分类不再按基建费、行政费、事业费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而是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新的支出功能科目能够较系统清楚地反映政府支出的功能结构。

(三)支出经济分类。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在原支出目级科目的基础上拓展,并设类、款两级。类级科目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转移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款级科目是类级科目的细化,主要满足部门预算编制和单位财务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要求。全面、明细的支出经济分类是进行政府预算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以及政府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

改革完全到位后,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在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下,可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多维”定位,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

三、新旧科目衔接的主要问题

政府收支分类涉及面广,环节多,比较复杂,为尽快确立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框架,保证改革的平稳过渡,现就新旧科目衔接的主要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科目体系与现行预算管理方式的衔接。按照先立框架、平稳过渡的原则,结合预算管理的实际,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当前原则上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不改变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等管理方式;不改变向各级人大报送预算的口径和范围;不改变现行预算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

(二)关于法定支出的考核问题。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并方便操作,按照中央的要求,改革后在安排教育等法定支出预算时,仍使用原口径进行考核。各级财政部门要向人大及社会有关方面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三)关于支出经济分类如何使用问题。支出经济分类用于反映政府和单位支出的具体用途,它是细化预算编制、组织单位会计管理核算的重要工具。各县市区、各部门可根据现行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合理选用科目。

(四)关于相关财务会计制度配套问题。财政部已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等统一进行修订。各县市区、各部门可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对其他相关制度作相应调整。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重点

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株洲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黄兰香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龙松林、市财政局局长杨宋虎任副组长,市国税局局长杨宏连、市地税局局长龙水根、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行长候加林为成员,统一协调领导全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近期改革工作重点是:

(一)6月份,组织部门、单位财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并部署用新科目对2006年各单位预算数据进行转换,汇总上报省财政厅。

(二)7月份,重点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启动新科目下的月度预算执行报表和分析。

(三)8月份,运用新旧两套科目编制2007年部门预算。

五、下一步工作的几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推进这项改革作为今年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安排精兵强将专门负责改革工作,为推进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积极组织,狠抓落实。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照统一的工作部署和时间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层层落实。

(三)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各级财政和人行国库、税务等部门要就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内部要明确分工,分清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到位。

(四)加强协调,及时反馈。各级财政、税务、人行国库部门以及各预算单位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要主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和反馈,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主题词:财政收支改革通知

株洲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咨询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
今日律师解答
找法网 > 法律法规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