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气象局《丹东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丹政办发( 2008)4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8-01-23

施行日期:2008-01-08

时效性:已失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气象局《丹东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一月二十三日

丹东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案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气象局辽宁省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 ( 2007) 56号)精神,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实际,为切实提高我市农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三农”气象服务能力,保证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为目标,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公共气象服务,为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气象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 2010年,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5至10个百分点,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准确率达到90%,预警时效达到30分钟以上,农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实现气象信息进农村、入农户,全面提升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主要任务

根据全市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目标,重点要完成以下任务:

1.建设乡镇自动气象监测网。我市共有60余个乡镇,目前,在全市城区和乡镇已经建设了20个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两要素)。按照辽宁省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10年,要在全市实现每个乡镇建设1套两要素以上的自动气象站。因此,将增建44个自动气象站和乡镇实时农业信息显示系统。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为制作精细到乡镇的天气预报提供条件。切实加强宽甸和凤城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地区雨量监测,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暴雨实现自动监测和预警。

2.建设全市农业干旱监测网。为提高我市干旱监测能力,在全市部分乡镇设置1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项目建成后,将对春播期和作物生长期土壤墒情进行跟踪监测,为全市抗旱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设农村雷电灾害监测网。在全市范围内建立5个自动雷电灾害监测站,组成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防护业务体系,为全市雷电灾害预报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4.建设卫星遥感综合监测系统。通过遥感卫星综合监测系统,对全市作物长势、干旱、洪涝、土壤墒情、农业玻╂害、森林火灾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全市农村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5.建立农村风能资源监测评估系统。在我市西部沿海平原和东部山区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建立7个 70米 自动风能监测点,获取相关的风能资料,为风能资源开发、风电场选址、风电场可行性论证提供基础信息,促进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四、大力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

1.完善乡镇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以丹东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加密自动站、雷电监测网等监测分析技术为基础,进行乡镇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的深入研究,逐步建立精细化乡镇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2.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和全市干旱、物候、土壤等观测资料,进行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状况、农业玻╂害、森林火灾等监测分析,开展农业气象指标、农业玻╂害、农业产量等预报技术研究,建立农业气象预报平台,发布土壤墒情、作物发育期、农事活动适宜期、农业玻╂害发生期、农业产量、森林火灾等监测及预报预测产品。

3.完善人工防雹增雨系统。以全市加密自动气象站、丹东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为基础,建立冰雹监测预报、防雹作业指挥、防雹作业效果评估和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综合系统,逐步实现农村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工作的科学化。在原有3部火箭增雨防雹装置的基础上,全市新增7部火箭增雨防雹装置,逐步由人工影响天气火箭系统替代原有的人工增雨防雹高炮系统。完善人工防雹联防机制,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提高作业减灾效果。

五、完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机制

1.要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网,发布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建立全市农村气象预警终端,力争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到最需要的人群中。按照辽政办发 ( 2007) 56号文件的要求,县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每次播出时间不少于4分钟,定时播发县内所有乡镇气象预报警报信息。

2.要充分利用各级广播电台,丰富气象服务广播栏目,及时播发农村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要充分利用声讯电话,增加农村气象资讯及有关服务信息。

4.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完善农网,为“三农”提供综合气象信息服务。

5.要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气象预警发布机制,扩大手机短信的预警功能。

6.要在通信基础设施薄弱的乡镇或行政村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气象信息员,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不畅的问题。构建由电视、广播、声讯电话、农网、手机短信等组成的农村公共信息气象发布系统,不断扩大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丹东市气象局
  二○○八年一月八日

附件 1:

自动气象站建设表

县(市)  数量   地点   宽甸   19   灌水、牛毛坞、青山沟、步达远、硼海、毛甸子、杨木川、虎山、红石、长甸、 八河川 、 太平哨 、 永甸 、 古楼子 、 青椅山 、 大西岔 、双山子、下露河、大川头   凤城   18   青城子、宝山、沙里寨、 红旗 、 白旗 、 鸡冠山 、 通远堡 、 爱阳 、 大兴 、 大堡 、 东汤 、 边门 、赛马、弟兄山、四门子、刘家河、石城子、蓝旗   东港   19   铁甲、罗圈背、太平、孤山、椅圈、 长安 、 马家岗 、 龙王庙 、 合隆 、 海洋红 、新农、黄土坎、北井子、长山、小甸子、汤池、前阳、黑沟   丹东市   8   英华山、五龙背、安民、金山、楼房、同兴、汤山城、九连城   合计   64

注:标注下划线为四要素站(温度、雨量、风向、风速),其他为两要素站(温度、降水)

附件 2:

土壤墒情监测点

县(市)  数量   地点   宽甸   5   八河川、太平哨、青椅山、永甸、杨木川   凤城   6   爱阳、大兴、刘家河、东汤、白旗、沙里寨   东港   4   长安、黑沟、孤山、北井子   合计   15

附件 3:

雷电监测点

县(市)  数量   地点   宽甸   1   宽甸   凤城   2   凤城、赛马   东港   1   孤山   丹东   1   浪头   合计   5

附件 4:

自动风能监测点

县(市)  数量   地点   宽甸   1   古楼子、毛甸子   凤城   3   沙里寨、边门、刘家河   东港   2   北井子、小甸子   合计   7

附件 5:

火箭增雨防雹点

县(市)  数量   地点   宽甸   2   杨木川、永甸   凤城   3   白旗、边门、刘家河   东港   2   黑沟、合隆   合计   7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咨询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
今日律师解答
找法网 > 法律法规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