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商标侵权行为?

2015-09-17 17: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在市面上常见的商标侵权莫过于同一类商品的商标相似,令消费者误以为此商品是彼商品的情况。但商标侵权不仅仅是这一种情况,未取得授权而使用商标也是商标侵权行为。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怎么判断商标侵权行为。

  一、 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未经商标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商标法采用的是注册在先的原则,因而我国商标权保护是针对注册商标而言的。

  未注册但已经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虽然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享有禁止他人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的抗辩权利,但不享有商标法提供的禁止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

商标侵权

  二、 哪些是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商标法以及商标法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具体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一)使用侵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必须经商标所有人同意并签订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然后在商标局备案。如果未经许可而实施该行为,无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均构成他人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二)销售侵权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即属流通领域的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侵犯他人商标权的销售行为的构成,不再以销售者是否存在“明知”或“应知”的主观过错而论。

  只要行为人具有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的行为,就以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而论。但构成侵犯行为的并不一定都要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只有在主观上具有明知或应知的过错的,才负赔偿责任。

  (三)商标标识侵权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又称为商标标识侵权。

  1、未经商标权人授权和委托而制造、销售其商标标识;

  2、虽然商标权人的授权或委托,但超出授权或委托的范围,制造、销售其注册商标标识等行为。

  (四)反向假冒行为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行为人将该注册商标撕掉或去除,换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商标,再将更换了商标以后的商品投入市场,冒充自己的商品予以展示或者销售的行为。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标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04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