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打击制售假名牌为何像割韭菜?

找法网官方整理
2019-04-03 14:43
导读: 据悉:最近广州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升级,打击力度会增强。

  靠制售假名牌发大财的人,最近一段时间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广州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升级,打击力度会增强。而执法部门加大对市场开办者的查处,则切中了假名牌制售的要害。

  出台这次专项行动,是因为广州的城市形象被猖獗的假名牌给拖累了。3月1日,副市长曹鉴燎说出了一件丑事:在国际航班上碰到来广州的外国人,曹副市长询问客人来做什么,答案竟然是去买假名牌。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当今的社会常识告诉我们,当政府认真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怀疑其推行的力度。而在市领导的直接过问和强力推动下,这项工作有望从运动式监管,转入常态化的严查。

  那么,广州的假名牌集散地“恶名”能否就此扫除呢?很难!我尽管坚信逐渐升级的打假有力度,但这跟效果是两回事。制约打假行动成效的首要障碍在于,市场上对假名牌——说好听点叫做“高仿货”,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个需求不消失,就意味着商机和利润,必然会驱动不法商人的“经营智慧”。打假也就成了割韭菜,割一茬长一茬。

  追问一句:为数不少的普通消费者为什么非要购买假名牌?有观点认为,消费者素质太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由此建议出台对买假者的惩处条款。还有专家认为,老百姓收入不高,税费太高,各种需求又是非常刚性、不可削减的。

  老百姓购买力弱、税赋重都是事实,问题是市面上也有很多低价位的品牌商品,质量马马虎虎也过得去,难道就不能买来满足生活需求么?的确,日用小商品,挑便宜的凑合一下也就过了,但关乎社会评价的服饰鞋帽,还有手机,就不能随便应付了。事实上,山寨产品、高仿货需求是最多的,这归根结底反映出市民阶层特别是青年人因为社会竞争愈加残酷、上升空间逼仄而生出的无奈与变通。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市民阶层、青年人的支付能力,恰好处于一个尴尬的空当。主流商圈、中高档商场内出售的名牌商品,价格过高,他们很喜欢,却买不起,而小区、商圈周边小店的陈设,又让大家感到不满意、不放心。理论上,专门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需要、适应其支付能力而推出品牌商品,特别是服饰鞋帽和手机,肯定能赚到大钱。又或者,让低价位的那些牌子、企业,转型升级,不就对接需求了吗?消费者不就不用去买高仿货了吗?

  关键的问题是,在广州等大城市里,中档商品经营的渠道和空间本来就不多,政府规划部门、开发商、业主还在不断地将之改造为高端购物场所。简单来说,如果城市的规划与管理者,不消除打造“国际购物之都”一类荒诞的规划,不回归到对商业繁华区域的合理定位上,必然会为高仿假货的量产创造条件。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52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1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打击制售假名牌为何像割韭菜?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知识产权问题
打击制售假名牌为何像割韭菜?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