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标侵权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是怎样的?

2018-12-04 10: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商标侵权问题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及其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既涉及到立法、司法和执法等层面,也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外交等领域,因此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商标侵权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是怎样的?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近些年商标侵权问题层出不穷,大都都是不良商家注册同意类产品的相似商标,这些商标的产品利用消费者的认知盲区去冒充其他知名的品牌,这种侵权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对原有的商标产品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若造成经济损失是会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的,而且对于索赔的一些标准是有具体的法律依据的。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商标侵权,大多都是按照商标侵权行为的内容或者类型来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的。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但是事实上,商标法所保护的商标专用权都是由主体行使的;行使不同的权利形成不同的权利主体;所规定的侵权行为都是由主体实施的,实施不同行为的主体形成不同的侵权主体。因此;从主体的角度来把握商标侵权,似乎更有利于理解主体、诉权和责任的关系。

商标侵权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是怎样的?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修正)第60条规定:“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该法第63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根据现行《商标法》关于侵权赔偿的规定,可见,目前我国商标侵权损害赔偿采用了全面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法定赔偿原则及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原则多元化相结合的方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商标侵权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以及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承担赔偿的责任行为是要承担赔偿的责任的,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有专门针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

  猜您还想知道:

  商标侵权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00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