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与我国企业应对之策

2019-05-23 09: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产业联盟都力求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提升为标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游戏规则。不少跨国公司利用自身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专利保护方面的经验以及专利权的垄断地位打压中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产业联盟都力求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提升为标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游戏规则。不少跨国公司利用自身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专利保护方面的经验以及专利权的垄断地位打压中国企业。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专利费围攻频频袭来
  
  当中国彩电制造商大踏步走出国门的时候,进口国的国门却竖立起了一道高高的铜墙。
  
  美国ATSC专利费从2007年3月起征收。从今年3月1日起,美国国内禁止销售模拟电视,销售的所有电视机必须是数字电视,并且必须符合美国ATSC即美国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数字电视标准的技术标准。使用ATSC标准的要价是:每台电视要支付20-30美元的专利费。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视机保有量超过3.7亿台,每年更新4000万台左右。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制订的时间表,2008年我国将用数字电视转播奥运会,2015年前全面实现数字化并停播模拟信号。从模拟电视过渡到数字电视,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环节,其中仅芯片就将创造数百亿元的产值,并能拉动上千亿元的整机产业。
  
  2007年3月15日到21日,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展CeBIT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中国一些企业的产品因涉嫌侵犯有关MP3方面的专利,被德国海关查抄其展台,并扣押了部分涉嫌侵犯专利权的MP3播放器、数码相机、GPS等产品。日本索尼、美国朗讯、美国哈雷、比利时巴可网络、法国汤姆逊广播系统、荷兰爱迪德、荷兰万播技术控股等公司也都虎视眈眈地等着收专利费。

  企业积极应对之策
  
  握有核心技术专利链的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已将自己的企业标准变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他们集企业和标准化组织的角色于一身,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科技帝国。对此,部分知识产权专家提出,走中国标准化战略发展之路,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政府机构的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改变意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情有独钟,还提出过“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但最终并没有得到有竞争力的技术。当“市场换技术”行不通时,必须改变意识,认识到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只能是:以技术换技术,以专利换专利。
  
  其次,树立自己的“标准件”。在一次次痛苦的谈判之后,中国企业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标准的作用原来是如此之大,就因为在标准问题上没有发言权,超一流的国外企业则只需手握标准就可以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了。
  
  第三,企业或企业集团应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链。要想让自己的技术成为该领域的标准,就要求企业手中握有的专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达到一定层次,并且质量较高、数量较多的专利还要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形成核心技术的专利链。我国企业在进行自主研发时,要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国内资源。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不仅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更要从标准化战略的角度出发,从构筑专利网络的需要出发,系统地、配套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第四,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前关注当地专利状况。一家公司准备开始产品研发时,准备投入新的技术领域或产品时,务必针对该技术进行专利状况的调查。只有通过专利检索和分析之后,才能准确知道该技术是否被有关专利所涵盖,企业才能有效避免由于重复科研而导致的大量浪费,才能避免专利侵权纠纷。
  
  第五,后发制人,突围解困,抓住上游产品制高点。从数字电视的产业链来看,数字电视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属于核心技术,它高居上游,控制着中下游生产线的命脉。今后我国数字电视制造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在数字电视专用芯片、高清晰度显示器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领域掌握主动权,增强核心竞争力。抓住芯片等上游产品制高点,是中国企业后来居上的首选策略。(记者 王蔚)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716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