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抄袭别人的文章是犯罪吗

2021-08-31 10: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果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被他人抄袭,这种感觉肯定是很难受的,就像自己辛苦带大的孩子,转头叫别人妈妈。大家都知道作为作者是有享有著作权的,如果侵犯他人的作品,比如抄袭等都会造成侵权。严重的话是会构成犯罪行为发生,那样的话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那么抄袭别人的文章是犯罪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抄袭别人的文章是犯罪吗

  抄袭别人的文章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具体包括下述四种情形: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抄袭别人的文章是犯罪吗 

  二、网站删除了抄袭的文章还有赔偿吗

  没有赔偿,《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因此,如果该网站不知作品侵权,并在接到你的通知后及时删除了侵权的文章,该网站就不承担侵权责任。

  三、抄袭怎么界定

  抄袭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

  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

  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

  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第四,行为人有过错。

  由于抄袭物需发表才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所以通常在认定抄袭时都指已经发表的抄袭物。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是,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

  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低级抄袭的认定比较容易。高级抄袭需经过认真辨别,甚至需经过专家鉴定后方能认定。在著作权执法方面常遇到 的高级抄袭有:改变作品的类型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将小说改成电影;改变作品的类型,但是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成分并改变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创作的电视剧本原创的情节、内容,经过改头换面后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电视剧本。

  如上所述,著作权侵权同其它侵犯权利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其中、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对抄袭侵权的认定,而不论主观上是否有将他人之作当作自己之作的故意。

  对抄袭的认定,也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还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评、是否构成抄袭物的主要或者实质部分为转移。凡构成上述要件的,均应认为属于抄袭。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抄袭别人的文章是犯罪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抄袭别人的文章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如果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是会被判刑的,而且还要处罚金,所以对于这样的违法行为千万不要去做。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693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