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非商业性使用是否侵权

2021-05-02 12: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注册后,称为“商标”。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品牌生意甚好,有人见状注册与其商标极为类似的商标,操作不当会引起侵权,那么非商业性使用是否侵权?下面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一、非商业性使用是否侵权

  算侵权。

  只有以下用途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允许使用但还得知名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未经允许而使用,属于侵权,是否用于商业用途在所不问。但未用于商业用途,不承担赔偿责任。而需要承担停止损害和赔礼道歉的责任。

非商业性使用是否侵权

  二、商标侵权构成要素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三、商标注册申请程序

  1.注册准备

  选择注册方式

  一种注册方式是自己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另一种注册方式是委托一家经验丰富的商标代理组织代理服务。

  2.准备资料

  准备商标图样5张(指定颜色的彩色商标,应交着色图样5张,黑白墨稿1张),长和宽不大于10厘米,不小于5厘米;如果是个人提出申请,需出示身份证并递交复印件另加个体营业执照复印件;若是企业申请,则出示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并递交复印件;盖有单位公章商标注册申请书。

  3.开始申请

  4.按商品与服务分类提出申请

  商品和服务项目共分为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申请注册时,应按商品与服务分类表的分类确定使用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同一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标的,应按不同类别提出注册申请。

  5.申请日的确定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中国商标注册采用申请在先原则,一旦您和其他企业发生商标权的纠纷,申请日在先的企业将受法律保护。所以,确立申请日十分重要,申请日以商标局收到申请书的日期为准。

  接下来就是商标审查、初审公告、注册公告三个程序。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商标局初审通过的商标,要在刊登公告三个月后无人提出异议才可以注册完成,该商标即受法律保护。已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可以申请商标续展注册。

  6.领取商标注册证

  商标完成注册后,商标局向注册人颁发证书。

  若是通过代理组织的由代理人向注册人发送《商标注册证》;直接办理注册的,注册人应在接到《领取商标注册证通知书》后三个月内到商标局领证,同时还应携带:领取商标注册证的介绍信、领证人身份证及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原件、领取商标注册证通知书、商标注册人名义变更的需附送工商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

  注:一件新申请商标从申请到发证顺利的情况下一般需要一年半左右时间,其中申请受理和形式审查约需3个月,实质审查约需9个月,异议期三个月,核准公告到发证约2个月。(如果遇到驳回和异议时间会延长)

  7.商标注册申请须知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依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狭义的商标注册申请仅指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申请、证明商标注册申请、集体商标注册申请、特殊标志登记申请。广义的商标注册申请除包括狭义的商标注册申请的内容外,还包括变更、续展、转让注册申请,异议申请,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申请,以及其他商标注册事宜的办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整理的非商业性使用是否侵权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如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而使用,商标非商业性使用是算侵权的。若您还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8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