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怎么办?

2015-11-02 14: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证人出庭率低在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尽管刑诉法要求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司法解释对庭审程序中的规定允许宣读未出庭证人的证言,也就是说司法实务界基本默认了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的行为。那在实际案件中,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怎么办呢?换句话说,证人拒绝出庭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为您简单介绍。

  一、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怎么办

  (一)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驳回,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被保全人对该裁定也有权异议,但该异议不影响裁定的执行。

  “证据规则”规定,人民法院保全证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可见,保全证据是允许对证人证言采取制作笔录的方法的,也就是说法律上可行。且由于是法院的笔录,公信力相对较高,不用传唤证人出庭作证,较好地解决了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使申请人失权的问题。

  (二)申请公证证明对于公证行为。

  目前我国立法层次太低,主要是国务院的规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规章。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证据规则”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可见,民事诉讼中对公证效力采取的是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但又规定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因此,在证人可能拒绝作证的情况下,采取由公证员公证其证言的真实性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样既回避了因证人不出庭导致的举证不能的风险,又避免了因证人心理不成熟在交叉询问时作证不利的风险。

  二、证人拒绝出庭该如何处理

  (一)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对证人实行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

  (三)对证人出庭作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要给予补偿。

  具体补偿项目包括:误工费;交通费;外地证人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无固定工资收入人的劳动收入损失。至于具体的计算诉讼法,各地可以参照本地区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标准,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生活水平制定专门标准。

  (四)对公民加强法制及素质教育,提高其出庭作证的自觉性。

  在看完上文内容后,相信您对有关“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怎么办”以及“证人拒绝出庭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不能不承认,近些年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落后的。因此,普及法律知识便显得更加重要。要使公民懂得,依法出庭作证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更是公民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义务。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216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