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撤案条件

2021-05-19 13: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并不是所有犯罪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是很严重,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那么及时被公安机关立案了也可以撤案。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刑事案件撤案条件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刑事案件撤案条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案件撤案条件

  二、刑事案件物证提取程序

  1、勘验、检查

  勘验是司法人员在诉讼的过程中,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等进行查看和检验,以发现、收集、核实证据的活动。检查是执法人员检查人身或者在特定场所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检查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如检查人员不能少于两人,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检查人员必须出示证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拒绝接受检查的,侦查人员可以依法强制检查,检查要制作检查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人员签名或盖章,等等。

  2、搜查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但是,一要严格控制适用,二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特别要严格批准程序,搜查时要依法制作笔录,搜查中的扣押要开列清单,等等。

  3、扣押

  扣押通常是结合勘验、检查、搜查等同时进行,它是执法机关依法暂时扣留与案件有关的物品的一种专门调查活动。物证的扣押,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因此,必须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特别是对于扣押的各种物品,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一旦查明与案件无关,必须在3日以内解除扣押、冻结,退还原主。

  三、立案需要提交什么材料、程序有哪些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或者撤案时,公安机关在不予立案或者撤案的同时,会向其制发《不立案决定书》或者《立案决定书》副本。在向检察机关提出立案监督/撤案监督时,需要提供上述文书,用以证明确实存在公安机关不立案或者不撤案的事实。

  另外,控告/举报人还应当提供其所掌握的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或者案件线索等。立案/撤案监督的申请,应当向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提出。

  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受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控告、申诉,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并可以要求控告人、申诉人提供有关材料,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者立案理由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办理。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刑事案件可以撤案或者撤诉,但是必须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例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情节显著轻微等情形。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刑事案件撤案条件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52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