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有哪些

2019-09-16 09: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国司法机关在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为保障侦查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依法对外籍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涉外刑事诉讼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所适用的特别刑事诉讼。那么,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有哪些?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有哪些

  1、主权原则

  主权原则即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中国法律的原则,是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首要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信守国际条约原则

  即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在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同时,还须兼顾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具体就涉外刑事诉讼而言,通过国内法保证国际条约的遵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承认的国际条约内容,通过国内立法程序专门制定为一部法律加以实施;二是在国内法中规定承认国际条约的条件和原则,凡是符合该规定的国际条约即自动变通为国内法而在境内实施。

  3、诉讼权利同等原则

  诉讼权利同等原则,指外国人在我国参与刑事诉讼,依法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

  4、使用我国通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使用本国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各国立法通行做法,也是独立行使国家司法主权的重要体现,因而也是我国涉外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

  5、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

  律师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只应在本国领域内适用,不应延伸于国外。-个主权国家也不允许外国司法制度在其领域内干涉它的司法事务,这也是主权原则的重要体现。所以一国的律师通常只能在其本国内执行律师职务。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有哪些

  二、涉外刑事诉讼特有的程序是

  1、涉外刑事诉讼管辖。对于涉外刑事诉讼的管辖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已有原则性规定。即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触犯中国刑法的犯罪案件,和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犯罪案件,都属于受案范围。但必须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的领海、领土和领空,以及中国所有的船只、飞机上,司法机关就该受理。涉外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和审查起诉及开庭审判,依据我国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的规定,应由与中级人民法院相等的公安、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管辖、侦查和提起公诉,由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甚大的案件,也可报上一级人民法院和与其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公安、安全机关受理。

  2、关于律师何时参加诉讼的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在法庭审判阶段才可以委托辩护人或由法院指定辩护人。在涉外案件中,应考虑被告人是外国人这一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刑事诉讼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在审查起诉阶段就可委托辩护人介入,并可实施辩护权,如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依此精神办理。外国籍被告人要求监护人介入刑事诉讼是可以的,但不能以享有特权或豁免权的外交官身份充当监护人,只能以近亲属身份介入刑事诉讼,以防止因外交官的特权和豁免权的因素,影响刑事诉讼。

  3、实施强制措施的程序。我国签署了《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自然应信守上述公约中的有关规定。即参加公约国如逮捕或羁押了外国人,根据被羁押人的要求,要及时通知外国驻这个国家的领事馆,并允许探视、通信。对此,依据我国信守有关国际条约的原则,刑诉法规定除有碍侦查的,逮捕人犯后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或所在单位。这条规定与通知领事馆基本一致。至于探视、通信,我国刑诉法原则上不允许,对此则应遵守我国公安部颁发的《关于会见在押犯及案犯与外界通信的规则》。

  4、关于诉讼时限问题。鉴于涉外刑事诉讼案件的难度大,侦查过程长等特点,对于可判处轻刑的刑事案件要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办结。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则应适当延长诉讼时限。

  5、判决及执行要审时度势。指刑事案件判决或执行中要考虑外交斗争的实际需要。如两国关系较好或好转,有互惠情况的,则应适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但不能影响主权原则而一味妥让。

  三、适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七种情况

  1、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对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犯罪的案件。

  2、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对中国国家、组织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

  3、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领域内触犯中国刑法对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犯罪的案件。

  4、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中国有义务管辖的国际犯罪行为。比如,(1)1980年10月加入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海牙公约》)和《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蒙特利尔公约》)。(2)1982年12月签署的《联合国海洋公约》(3)1989年10月批准加入的《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等。

  5.、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的按照中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

  6、某些刑事诉讼活动需要在国外进行的非涉外刑事案件。包括:

  (1)中国刑法第7条、第8条规定的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案件;

  (2)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犯罪后潜逃出境的案件;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均为中国公民,但证人是外国人且诉讼时已出境的案件。

  7、外国司法机关管辖的,根据国际条约或者互惠原则,外国司法机关请求中国司法机关为其提供刑事司法协助的案件。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有些案件虽不是涉外案件,但由于案发时或案发后的一些特殊情况,使得这些案件的诉讼活动涉及外国人或需要在国外进行。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28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