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羁押期限最长是多久?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有哪些情况?

2018-11-09 15: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羁押期限是对待侦査、起诉、审判的人犯关押的法定时限。羁押期限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三阶段的期限。那么羁押期限最长是多久?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有哪些情况?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关于羁押期限有多久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根据不同的羁押方式进行分析,不同的羁押形式所涉及的羁押期限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期限为一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等。

  一、羁押期限

  (一)、强制措施期限(最长羁押期37天)

  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第92条)

  1、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拘留延长至30天、审查批准不超过7天,最长37天。(第69条)

  2、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第58条)

 羁押期限最长是多久?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有哪些情况? 

​  3、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第58条)

  (二)、侦查羁押期限(最长羁押期7个月)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羁押期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第124条)

  2、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经本法第124条规定的期限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第124条)

  3、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第127条)

  4、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三)、审查起诉期限(最长羁押期限6个半月)

  1、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第138条)

  2、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3、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两次可以2个月。(第140条)

  4、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起诉期限,两次1个月和两次延长半个月共3个月(第140条);

  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5、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42条第2项做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提出。

  (四)、审判期限(最长羁押期限5个月+10天)

  1、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2.5个月。(第168条)

  2、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提起上诉或抗诉时限10日。(第138条)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4、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第178条)

  5、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2.5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第196条)

  二、羁押期限

  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六机关《规定》的规定,遇有下列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即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1、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须报人民检察院备案。

  2、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3、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其他鉴定时间则应当计入羁押期限。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羁押期限最长是多久以及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有哪些情况的相关内容。从上述各办案期限统计:37天(刑拘)+210天(侦查与补充侦查)+195天(审查起诉)+160天(两级审判)=602天。这是最长办案时限和延长期限。如需了解更多法律上的知识,欢迎来找法网咨询相关律师。

  猜您还想知道:

  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关是哪一个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56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