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2021-11-03 17: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隐私安全问题。无论我们是点外卖还是购买东西,包括日常的出行都需要用到自己的身份信息,那么,个人的身份信息被泄露了怎么办?平台将个人信息出售了怎么办?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2022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2022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该罪名现在变更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般来讲,违反了对个别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是指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较大,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多人信息,多次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提供、出售给他人后,给公民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或者严重影响到公民个人的正常生活,或者被用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情形。

2022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二、如何定义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定义类型:

  1、个人信息型或关联型定义:个人信息包括人之内心、身体、地位及其他有关于个人一切事实、判断、评价等所有信息在内;

  2、隐私权型定义:个人信息系指社会中多数所不愿向外透露者,或是个人极敏感而不愿他人知道者;

  3、识别型定义(主流学说):个人信息是指那些据此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识别出特定自然人身份而又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私有信息。

  个人信息特征:

  1、个人信息主体是自然人:个人信息主体不包括法人或者非法人的组织;

  2、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是一切可以直接识别(直接信息)和间接识别(间接信息)的有关本人信息的总和;

  3、个人信息的保密性:个人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限于少数人知道。

  法律咨询:

  网友:如何认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律师: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认定要件:

  1、主体资格适格;

  2、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在履行职权或公共服务职能中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

  3、客观上实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

  4、违反国家规定;

  5、情节严重;

  6、行为人主观上故意。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变更罪名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行为人获利较大或者侵犯次数较多并且给公民带来了损失。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的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6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