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间接故意名词解释

2021-05-24 08: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对于刑法上的故意心态,又可以划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很好理解,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间接故意的具体含义,那么间接故意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呢,我国法律对其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间接故意名词解释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间接故意名词解释

  二、间接故意的情形

  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其中又可以分为情况:(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从认识因素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假如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还执意为之造成该结果,那么合理的认定是行为人对该结果持希望态度,具有直接故意。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间接故意名词解释”的相关知识。由此可知,间接故意名词解释的意思,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286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