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北京:申请法律援助需有经济困难证明 4类人除外

2012-12-18 18: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分别听取了市司法局关于《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的说明、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将于今天下午进行审议。关于法律援助法律援助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分别听取了市司法局关于《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的说明、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将于今天下午进行审议。

      关于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 经济困难公民获免费援助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司法局关于《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的说明。据了解,《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是市人大常委会实施立法立项论证办法后纳入立项论证的第一个立法项目。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吴玉华介绍,目前,北京共组建了市和区、县法律援助中心19个,专门负责审查、指派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截至2007年,全市通过年检注册的律师事务所1091个,注册律师15792名。

      为了做好法律援助立法的调研起草工作,《条例(草案)》初稿形成后,书面征求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同时组织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各方意见,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必要法律服务,《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中规定,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需为符合规定的公民提供免费的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民事和行政诉讼代理等法律援助服务活动。

      援助标准 以家庭月人均收入390元为参照

      根据《条例(草案)》的规定,北京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市政府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参照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公布,并适时调整。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目前实行的低保标准为家庭月人均收入390元。目前,全市符合低保标准的市民数量为23万人,这些市民均有申请法律援助的资格。根据初步统计,低保人群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比例已占到全市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11.2%。

      对于《条例(草案)》规定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吴玉华解释称,低保标准是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和地区公认的确定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基本参照标准。上海正在执行低保标准的1.5倍,并拟调整为低保标准的2倍;浙江执行的是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5倍;重庆、山东、江苏等地按照当地的低保标准执行。对于北京来说,由于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法律援助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各区县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实际的执行标准。有的市民收入可能略微超过了低保标准,但是根据其不同的特殊情况,仍然可以给予法律援助。标准执行的基础就是要让大多数老百姓都能满意。

      申请援助 需提供经济困难证明

      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需提供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以及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经济困难证明由申请人住所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经济困难证明应当包括申请人家庭人口状况、就业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等信息。

      除符合低保标准的公民外,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领取生活困难补助金的;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重度残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且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助的申请人,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直接认定其经济困难,无需再提供经济困难证明。

      人民法院判决受援人胜诉的,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负担;判决受援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受援人的经济状况决定减收、免收诉讼费。

      关于法律援助

      农民工和见义勇为者

      申请援助不受经济困难限制

      今天上午审议的《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补充了4类人员也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求司法保护的;因交通事故、工伤、产品质量事故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农民工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申请进行法律援助。

      其中,农民工和见义勇为者在申请进行法律援助时,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市人大内司委建议

      法律援助门槛可降低

      对于《条例(草案)》部分条款,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建民在会上表示,《条例(草案)》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了市人民政府制定经济困难标准要“参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而“参照”的词义包括高于、等于、低于三种情况。就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的地位来看,本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标准应当高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按照适当高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制定公布相应标准,并适时调整。

      此外,张建民还指出,对于以欺骗、隐瞒事实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法律援助的,其行为性质十分恶劣,除及时终止提供法律援助外,对于因先行提供法律援助而发生的费用,还应当由其承担。因此,建议在《条例(草案)》中增加相应内容。

      知识产权

      鼓励当事人

      “自带”专业人士出庭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在会议上作报告时说,法院鼓励当事人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出庭说明专业技术问题,以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在全国最多,且通过诉讼调解,全市法院超过一半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调解或经调解使当事人撤诉方式审结。

      针对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的司法尺度不尽统一等问题,下一步,高级法院将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意见。而同时,为了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全市法院还鼓励当事人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说明专业技术问题,帮助合议庭认定专业技术事实。高级法院并将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库”制度。

      法律监督

      检察院抗诉 法院须纠错判

      今天上午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内司委关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草案)》的说明。《决议(草案)》指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的刑事抗诉案件和民事、行政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必须纠正错误原判。[page]

      《决议(草案)》指出,人民检察院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仅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立案、侦查、审判等活动进行监督,还依法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以及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的刑事抗诉案件和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应当依照程序及时审理,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要依法纠正;对人民检察院建议再审的,应当及时审查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符合再审条件的,要依法再审。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642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