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处罚青少年犯罪的标准

2019-05-21 16: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国日常生活中,校园本应该是纯净积极的代表词,但近年来新闻不断报导,校园霸凌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导致相关的法律不断完善不断健全,来保障着受害方的正常权利,今天就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法律处罚青少年犯罪的标准及相关问题。

  一、法律处罚青少年犯罪的标准

法律处罚青少年犯罪的标准

  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书的叙述部分,应表明行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况。对法律条文仅直接引用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即可。

  2、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

  3、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宽严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二、犯罪既遂是什么

  各国刑法均未再专门规定既遂犯的特殊处罚原则,而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我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也是这种主张。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

  三、犯罪未遂处罚标准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

  2、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区分的关键点。

  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如《刑法》第236条强奸罪的着手实施行为就是对被害妇女实施暴力、威胁等手段,以达到强行奸淫的目的。可以这样认为,犯罪预备行为是为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行为的实行和犯罪的完成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实现创造可能性;而犯罪实施行为则是要直接完成犯罪,变预备阶段实行和完成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为直接的现实性。

  从时空阶段上看,犯罪预备只存在于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实行阶段,而犯罪中止则既可以存在于预备阶段,也可以存在于实行阶段。

  犯罪未遂的类型有两对:

  1、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2、能犯未遂与不 能犯未遂(其中,不能犯未遂又可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与对象不能犯未遂)。前者以犯罪实施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后者以行为的实行能否实际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

  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问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

  1、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

  2、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看到这里,找法网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对于此类现象,不仅是道德上被严厉谴责的对象,更是直接触犯了刑法的,但由于犯罪主体的身份特殊性,自然也有着区别,好了以上就是法律处罚青少年犯罪的标准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1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