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及赔偿

2019-09-17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说起故意杀人罪这一名词,大家断然不敢感觉到陌生。在我国,一旦犯了故意杀人罪犯不仅仅是要面临刑事处罚,还要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及赔偿的具体相关法律知识。

  一、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及赔偿

  故意杀人罪的赔偿金额

  故意杀人罪需要承担两种责任,一种是刑事责任即定罪量刑,如无期徒刑,另一种是民事责任,就是对死者的人身损害进行赔偿。需要赔偿的主要有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及赔偿

  二、故意杀人罪的相关法律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三、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关于被害人因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的物质损失,死者的亲属、受害者本人以及受害者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如果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收到的精神损失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一般是不会得到支持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来看,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因为犯罪行为给自身带来了精神上的损害的,受害人因此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一般是不会受理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及赔偿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犯故意杀人罪的,不仅仅是要面临刑事处罚,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即赔偿死者的人身伤害。需要赔偿的主要项目是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费。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039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