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抢劫犯罪要判多久

2012-12-18 19: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关于抢劫,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实践中

    关于抢劫,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 ... 实践中,在刑法第263条规定的第一档次量刑幅度3—10年(不含10年)范围判处的最多,总体上法院注意了量刑相对平衡,但部分犯罪情节相近的被告人所受到的刑罚惩罚程度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差别还较大。比如,同样是抢劫作案一起,被告人都不具有法定从轻、从重情节,有的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1千元;有的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罚金1千元;有的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1千元,其中存在的量刑差异显而易见,尤其是在主刑不同的情况下,罚金刑的数额却没有差别,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可以发现有的判决主刑较重,而罚金数额却相对较低;有的主刑较轻,罚金却相对较高。无论这两案的主刑是否适当,仅从罚金刑来比较,明显有失平衡。 当然,抢劫犯罪的客观表现比较复杂,被告人的作案手段、暴力威胁程度、胁迫方法,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情节不可能完全一致,量刑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所感知的犯罪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虽然从理论上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其实际危害不大,量刑时也难以准确把握。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08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