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

2012-12-18 20: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包庇罪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伪证罪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二者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 包庇罪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伪证罪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二者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
  包庇罪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伪证罪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二者在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罪行,逃避法律制裁上具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区别:

  一、犯罪主体不同

  窝藏、包庇罪是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二、发生的诉讼阶段不同

  窝藏、包庇罪可以发生在犯罪分子被抓获、关押之前,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分子被抓获、关押,且已受到有罪宣告又逃脱之后。

  伪证罪只能是发生在有效判决之前的侦察、起诉、审判阶段。

  三、两罪的犯罪对象不同

  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可能是未经逮捕判刑的,也可能是已经判刑的犯罪人,而伪证罪的对象只能是尚未判决的犯罪人。

  四、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伪证罪的客观行为方式是指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就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即对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的性质以及对罪刑的轻重有重大影响的情况和事实。

  刑法对包庇罪的客观行为只是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并没有规定包庇的具体行为方式和证明内容。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95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